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文件大小:15.1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2.99千字
文档摘要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一课。本课围绕文化遗产的定义、价值、保护和传承展开,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纽带。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文化理解和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文化遗产,学生能够提升对历史的感知能力,理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分析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

-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

-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举例说明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文化遗产的“全人类共同财富”概念,特别是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

-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和挑战,如文化差异、经济利益冲突等。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文化遗产问题,理解其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分析,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系统介绍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随后引导学生就具体案例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2.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文化遗产保护者,体验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和挑战。

3.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保护的紧迫性。

4.设定项目导向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研究特定文化遗产,提出保护建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文化遗产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文化遗产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文化遗产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文化遗产案例进行分析,如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文化遗产知识。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文化遗产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文化遗产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持续兴趣。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文化遗产的短文或报告,内容可以是个人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一次参观文化遗产的经历或者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等。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字数要求、格式规范和提交时间。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学生能够识别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文化遗产在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贡献。

2.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文化遗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