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本课内容选自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本课通过讲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工厂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本课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历史素养等核心素养。学生将通过学习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通过探讨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对历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2.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难点:1.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分析工业革命对全球格局的深远影响。
解决办法:1.通过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工厂制度的形成;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工业革命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3.利用地图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对全球市场的促进作用;4.结合历史文献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和感知。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历史地图、时间轴软件。
2.课程平台:历史教学网站、在线历史数据库。
3.信息化资源:工业革命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历史文献扫描件。
4.教学手段:实物模型展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工厂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看到什么?”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工业革命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工业革命背景:介绍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包括英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条件。(5分钟)
2.工业革命过程:讲解工业革命的主要阶段,如棉纺织业的机械化、蒸汽机的发明等。(10分钟)
3.工厂制度的形成:分析工厂制度的特点,如劳动分工、流水线作业等。(5分钟)
4.工业革命的影响:探讨工业革命对英国及世界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5分钟)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工业革命时期的典型企业,如福特汽车公司,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5分钟)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课堂提问: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5分钟)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工业革命对英国及世界的影响,分享各自的观点。(5分钟)
3.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针对重点内容,提问学生,如工厂制度的特点、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等。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环境保护、劳动权益等。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过程设计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与创新:介绍蒸汽机、纺织机械、铁路等关键发明及其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厂制度的演变:探讨工厂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如英国的工厂法对工人权益的保障。
-工业革命对城市的影响:分析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城市面貌,包括城市扩张、人口流动等。
-工业革命与环境保护:探讨工业革命初期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后来如何采取环保措施。
-工业革命与全球贸易:研究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观看纪录片或历史影片,如《工业革命:变革的时代》,以视觉方式感受工业革命的魅力。
-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地图和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科技馆,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体验,增强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或企业家,体验不同角色的生活和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