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岳麓版.docx
文件大小:22.1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3.19千字
文档摘要

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岳麓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思路以八年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趣为基础,结合岳麓版教材,通过引入历史背景、探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影响,引导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民族精神。教学活动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提升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贡献。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在推动国家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4.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进行独立思考。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八年级前,已初步接触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有所了解。然而,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学生的掌握程度可能参差不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普遍保持一定的兴趣,尤其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思想启蒙意义的历史事件感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倾向于通过文字材料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偏好图像和活动体验。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新文化运动时,可能对一些复杂的历史概念和事件发展脉络感到困惑。此外,对于新文化运动中涉及的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学生可能难以全面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同时,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难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以便课堂阅读和讨论。

2.辅助材料:准备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如陈独秀、胡适等人物的图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风貌图片,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简短视频资料。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关键信息和板书内容。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确保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革命后的中国面临的问题。

2.提出问题: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社会思想和文化仍然落后,那么接下来中国将如何发展?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新文化运动,了解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如何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5分钟)

-讲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包括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状况、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等。

-引导学生思考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0分钟)

-介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现象,如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等。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5分钟)

-讲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如推动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促进文化变革等。

-引导学生思考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每组派代表发言。

2.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教师针对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如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和看法。

3.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2.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具体影响。

整个教学过程用时不超过45分钟,紧扣实际学情,凸显重难点,注重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介绍,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包括他们的生平、主要著作和思想贡献。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资料,包括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状况、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过程等。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如对现代文学、哲学、教育等领域的影响,以及对后世思想解放运动的启示。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