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 关注新词新语,让语言鲜活生动》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文件大小:17.6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4.61千字
文档摘要

《关注新词新语,让语言鲜活生动》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课文为例,关注新词新语的使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新鲜性和生动性。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创作等方式,深入理解新词新语的内涵与外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课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新词新语概念,分析课文中新词新语的应用,实践创作并分享。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新词新语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言表达的鲜活性和生动性。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新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增强语言感知和创造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通过新词新语的理解和运用,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时代特征,理解新词新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审美鉴赏与创造:激发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培养审美情趣,通过创作实践,提升语言艺术的创造力和鉴赏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完成了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基本的词汇、句式、修辞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阅读和理解一般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表达方面,学生已经能够使用常见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基本的交流。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新词新语有较强的兴趣,喜欢探索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方面具备一定能力,但可能更偏好直观、互动和实际操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擅长感性表达。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和使用新词新语时可能会遇到词汇量不足、语境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此外,将新词新语恰当融入文学作品或日常表达中,可能需要一定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个挑战。同时,对于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配备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以便于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2.辅助材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现代汉语新词新语案例,包括新闻报道、网络流行语等,制作成PPT或打印资料,供学生参考。

3.多媒体资源:准备相关视频或音频资料,展示新词新语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分组交流探讨,同时预留一定空间用于学生展示和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会以一个有趣的互动游戏开始本节课,邀请同学们分享最近在网络上或生活中遇到的新词新语。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关注新词新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2.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我将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课文背景,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语言是生活的镜子》,让学生找出文中使用的新词新语,并思考这些词汇对文章表达的作用。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新词新语在文中的语境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时代感。

3.课文重点分析

-我会逐段分析课文,特别关注那些包含新词新语的句子。我会提问:“这个词(短语)在句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如何让句子更加生动?”

-通过具体例句,我会让学生模仿使用这些新词新语,并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最为恰当。

4.小组讨论

-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分析该段落中使用的新词新语,并讨论这些词汇如何反映了现代生活的变化。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介绍他们的分析结果,并分享他们对新词新语的理解。

5.实践创作

-我会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尝试创作一段文字,要求使用至少三个新词新语,并尽量让语言鲜活生动。

-学生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完成后,我会邀请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作品,并给予点评和反馈。

6.互动问答

-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新词新语的出现对语言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你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我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

7.总结与反馈

-我会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新词新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新词汇。

-学生将有机会提出对本节课的反馈,包括他们学到的新知识、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8.作业布置

-我会布置一份作业,要求学生收集并分析五个新词新语,包括它们的来源、意义和在句子中的应用。

-学生需要在下一堂课前准备好他们的分析报告,以便于课堂上的讨论和分享。

9.课堂延伸

-如果时间允许,我会邀请学生参加一个语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