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巩固提升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槽枥()()粟()一石()
.....
外见()食马()祗()辱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⑤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文学常识填空。
①韩愈,________代著名_____家、_____家,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和、王安石、
苏轼、苏洵、苏辙、曾巩一起称为“”。
②“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
4.本文中有五个“也”字,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请分别作出解说。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
⑤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含义:___通___含义:_____
③其真无马邪_____通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
7.本文采用“_______”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伯乐”指
___________;“千里马”指______;“食马者”____________。
8.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其真无马邪?
二、课文内容理解
9.(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第2段文字的主要写的是什么?
(3)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10.本文托物寓意,抨击了当时“食马者”“不只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
做。参照第三段,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11.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13.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1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15.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