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时政热点专题
第29个世界湿地日
背景材料
2025年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湿地,共筑未来。这一主题强调了湿地
保护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未来的重要性。
热点、解读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应对气
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
种基因库〃。湿地也是人类生命和文明的摇篮,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根
据《湿地公约》中的定义,广义上的湿地不仅包括所有湖泊和河流、地下蓄水层、沼泽、湿草甸、泥炭地、
绿洲、河口、三角洲和滩涂、红树林和其他沿海地区、珊瑚礁等,还包括鱼塘、稻田、水库和盐田等。
考点剖析
可结合湿地、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考查。
考点链揍
湿地的定义与类型定义:湿地是指地表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湿润,适合水生或湿生植物生长的区
域。类型: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滩涂、红树林等。三江平原湿地:中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具有
重要的生态功能。鄱阳湖湿地: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亚马逊湿地:世界上最大的热
带湿地,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一、湿地的生态功能
1.水源涵养:湿地能够储存和调节水资源,缓解洪涝和干旱。
2.生物多样性:湿地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尤其是候鸟的重要迁徙中转站。
3.气候调节:湿地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
4.净化水质:湿地中的植物和微生物可以过滤和分解污染物,净化水质。
二、湿地的分布
1.全球分布: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和热带地区。
2.中国分布:中国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
三、湿地的环境问题
1湿.地退化:由于人类活动(如围垦、污染、过度捕捞等),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
2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破坏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气候变化:湿地退化加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湿地的地理意义
1.水文意义:湿地在调节河流流量、防止洪涝灾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生态意义: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维持着全球生态平衡。
3.经济意义: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渔业、农业、旅游等。
五、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1.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过度开发和污染,恢复退化湿地。
2.合理利用:发展生态旅游,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如渔业、农业等。
一、选择题
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在榆林市横山区滋养出万亩湿地,首开陕北稻田养蟹先河。横山响水镇稻蟹互
利共生,改变了传统稻田的单一种植结构,开辟乡村振兴新“稻路。读响水镇位置示意图及稻蟹共生景
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响水镇能开辟乡村振兴新“稻路的最基本条件是()
A.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B.纬度低,热量条件好
C.科技发达,种植技术先进D.地处平原,黑土广布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符合响水镇新“稻路发展方向的是()
①亩产投入更多蟹苗,扩大蟹的产量②在全域推行稻蟹共生模式,发展农业
③利用稻蟹特色吸引游客参观,带动旅游④推出“稻+渔多种共生模式,探索新“稻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1.A2.D
【解析】1.据题干信息“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在榆林市横山区滋养出万亩湿地,首开陕北稻田养蟹先河。
可知,响水镇能开辟乡村振兴新“稻路的最基本条件是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A正确;响水镇位于中
纬度地区,纬度并不低,热量条件也不是十分优越,B错误;开辟乡村振兴新“稻路与“科技发达,种植技
术先进无直接关联,C错误;当地并非黑土广布,D错误。故选A。
2.亩产投入更多蟹苗,扩大蟹的产量会打破生态平衡,不利于稻蟹互利共生,①排除;在全域推行稻蟹
共生模式,发展农业是不科学的做法,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②排除;利用稻蟹特色
吸引游客参观,带动旅游是可行做法,③符合题意;推出“稻+渔多种共生模式,探索新“稻路是可行的做
法,因为当地有适合水产品养殖的自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