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精品课堂练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一、课标22篇文言文知识梳理及训练 12. 虽有嘉肴.ppt
文件大小:2.22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1.81千字
文档摘要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12.虽有嘉肴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一二三学习一、知识积累1.一词多义教学相长/学学半____________________学学半____________________学???同“敩”,教导味美2.课下重点注释(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__(2)虽有至道____________________(3)教然后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____________??????最好的道理困惑自我反思好,美好3.非课下注释(1)虽有嘉肴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____________(3)其此之谓乎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说,讲代词,它的4.重点虚词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__其此之谓乎____________________(2)其此之谓乎____________________??(1)其?副词,表推测,大概宾语前置的标志5.重点句子翻译(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3)“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二、文意理解1.说说这篇短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2.(教学相长)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教材《〈礼记〉二则》思考探究一节选)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也”,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然后,再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三、对比阅读[2022沈阳改编]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D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弗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B.故曰:教学相长也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C.于是喟然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D.则吾师也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点拨:A.吃/同“饲”,喂;B.所以/原因;C.……的样子/然而;D.均为“老师”之义。2.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2分)(2)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3分)(2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自反”1分,句意通顺1分)(3分)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乃”“与”“王”各1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断对一处得1分)//4.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学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甲文侧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通礼乐之原(1分),明道德之归(1分)把教与学结合起来(1分)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1分)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