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èng)亘古(gèng)猥琐(suǒ)鲜为人知(xiǎn)
B.炽热(zhì)校对(jiào)选聘(pìn)气冲斗牛(dǒu)
C.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ú)哺育(bǔ)深恶痛绝(wù)
D.筹划(chóu)晌午(shǎng)门槛(kǎn)妇人之仁(rén)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暄嚣锋芒毕露一反既往可歌可泣
B.愧怍妇人之仁鞠躬尽粹当之无愧
C.筹划马革裹尸至死不懈家喻户晓
D.踌躇契而不舍锋芒必露心会神凝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农村的姑娘小红落落大方,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
好评。
B.他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幸遭遇,好像希望这样能够得到别人的同情。
C.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D.他那义正辞严的指责,令作恶者无地自容。
答案:C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能否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关键在于提升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C.作家莫言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民间故事和历史融为一体,创作出充满想
象、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答案:C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B.古诗中常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情思,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
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C.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D.“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
节气。
答案:C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下列对《背影》一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有()
A.《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通过描写父亲在车站送别
儿子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
B.文章开头点题,说明“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结尾再次提及父亲的
背影,首尾呼应,深化了主题。
C.文中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中详写的是父亲买橘子时攀上月台、穿过铁道的
背影,这一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虽年老体衰但仍坚持为儿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深情。
D.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怀念、愧疚的复杂变化
过程。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对《背影》一文的全面理解和分析。A项正确,概述了文章的主旨
和主要内容;B项正确,指出了文章结构上的特点;C项正确,分析了文中对父亲
背影描写的重点及其作用;D项正确,概括了“我”对父亲情感变化的过程。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有()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常用“赋”
“比”“兴”的表现手法,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B.《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
遭遇,深刻揭露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
情。
C.《水浒传》中,林冲因高俅诬陷他带刀进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在野猪
林险遭公差杀害,幸得鲁智深相救。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
说,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从1915年到30年代初苏联
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掌握情况。A项正确,概述了《诗经》的基
本内容和特点;B项正确,分析了《骆驼祥子》的主题和艺术成就;C项正确,概
述了《水浒传》中林冲的相关情节;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