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障碍跑》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初中体育《障碍跑》说课稿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初中体育《障碍跑》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五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障碍跑的基本技术,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集体练习和竞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4.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如跨越障碍物时的起跳、落地和平衡。
-理解并运用合理的呼吸节奏,以保持最佳运动状态。
-学习障碍跑的战术和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障碍物顺序和速度控制。
2.教学难点:
-障碍跑中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特别是在快速变换方向和跨越障碍时的身体控制。
-学生在心理上克服恐惧和紧张,尤其是在面对高难度障碍时保持冷静。
-集体练习中,引导学生如何在团队配合中发挥个人优势,同时注意团队的整体协调。
-通过实例,如跨越高栏或窄桥时,学生需要精确控制起跳力量和落地平衡,这是技术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呼吸不规律,需要教师指导如何调整呼吸以适应障碍跑的节奏。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初中体育》教材,特别是包含障碍跑相关内容的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障碍跑技术动作的图片和视频,以及障碍跑比赛片段的录像,用于示范和讲解。
3.实验器材:准备不同类型的障碍物,如栏架、轮胎、跳箱等,确保器材安全无损坏。
4.教室布置:设置障碍跑练习区域,划分起点和终点,并预留足够的空间进行分组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障碍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在运动中遇到过哪些障碍?如何克服它们?”
展示一些障碍跑运动员跨越障碍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障碍跑的挑战性。
简短介绍障碍跑的基本概念和它在体育训练中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障碍跑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障碍跑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障碍跑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部分,如障碍物的类型、跑步技巧等。
详细介绍障碍跑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展示不同障碍物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通过实例,如障碍跑的起跑技巧、跨越障碍物的正确姿势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障碍跑的实际应用。
3.障碍跑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障碍跑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障碍跑案例进行分析,如奥运会的障碍跑比赛。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障碍跑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运动员的体能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以及障碍跑在军事、救援等领域的应用。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障碍跑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如如何提高跨越障碍物的速度和稳定性。
小组内讨论该问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如改进训练方法、使用辅助设备等。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实施步骤。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障碍跑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实施步骤。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障碍跑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障碍跑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障碍跑在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和应对生活中挑战方面的价值,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看一场障碍跑比赛,分析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撰写观后感。
7.课堂实践(30分钟)
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术和技巧。
过程:
教师示范障碍跑的基本动作,如起跑、跨越障碍物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安排障碍跑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障碍跑的乐趣,巩固所学知识。
8.课堂总结与反思(5分钟)
目标:帮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学习内容,总结障碍跑的基本技术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