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9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录
01新高考命题热点
02核心考点综述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装置
4)实验步骤
5)数据处理
6)误差分析
7)实验注意事项
8)实验拓展与用
03典型真题精练
04创新实验新考法
1)通过弹射装置水平面内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用斜轨道和水平轨道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4)用竖直挡板描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5)利用单摆偏角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6)验证小车在斜面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
7)验证小球碰撞后落到斜面上时的动量守恒定律
8)用半圆形轨道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05分层强化训练
新高考命题热点,
新高考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有多个命题热点。一是实验原理的深度考查,如对动量守恒条件的
精准分析,结合实际场景判断系统是否守恒。二是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给出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质量
数据,要求计算动量并验证守恒关系,或根据纸带、频闪照片求速度。三是实验装置的改进创新,像利用
传感器、气垫导轨优化实验,考查对新装置的理解与操作。四是实验拓展,结合多物体碰撞、非弹性碰撞
等复杂情形,考查知识迁移与综合运用能力。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验证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是否守恒。
2.熟悉实验仪器:进一步熟悉气垫导轨、通用电脑计数器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研究碰撞特点:用观察法研究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
1.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表达式为
mlvi+m2v2=+m2v2,在本实验中,通过特定的碰撞实验装置,测量碰撞前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进
而验证该定律。
2实.验思路:选择两个发生一维碰撞的物体,确保在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近似为零。通过
合理的测量手段,获取碰撞前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信息,代入动量守恒表达式进行验证。
三、实验装置
(一)斜槽碰撞实验装置
1.斜槽:让小球获得一定的速度,且斜槽末端需保持水平,保证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
2.重锤线:确定竖直方向,以便在白纸上准确标记平抛运动的起始点。
3.白纸、复写纸:用于记录小球平抛落点。将复写纸压在白纸上面,小球落到复写纸上,会在白纸上留
下痕迹。
4.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质量较大的入射小球mi,质量较小的被碰小球m2。
(二)气垫导轨实验装置
1.气垫导轨:提供近似无摩擦的水平运动环境,减少系统所受外力。通过向导轨内通气,使滑块悬浮在
导轨上。
2.滑块:两个质量不同的滑块作为碰撞物体,在滑块上可安装遮光片。
3.光电门:用于测量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当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会记录遮光时间,结合遮光
片的宽度,可计算出滑块的速度。
4.气源:为气垫导轨提供气体,维持滑块的悬浮状态。
四、实验步骤
(一)斜槽碰撞实验
1.安装与调节: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使斜槽末端水平。用重锤线确定竖直方向,在水平地面上铺
上白纸,再在白纸上覆盖复写纸。
2.测量质量:用天平准确测量入射小球mi和被碰小球的质量m2。
3.确定落点:让入射小球mi从斜槽某一固定高度由静止释放,重复多次,找出其平均落点P。然后将
被碰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mi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与被碰小球m2发生碰撞,重复多次,
分别找出碰撞后入射小球的平均落点M和被碰小球的平均落点No
4.测量计算:用刻度尺测量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OM、OP、ONo由于平抛运动时间相同,水平速度与
水平射程成正比,可根据动量守恒表达式m.OP^m.OM+m2ON进行验证。
(二)气垫导轨实验
1.安装调试: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连接好气源,使滑块能在导轨上自由滑动。安装并校准光电门。
2.测量质量:用天平测量两个滑块的质量mi、m2o
3.测量速度:给滑块mi一定的初速度,使其与静止的滑块m2发生碰撞,通过光电门记录碰撞前后滑块
mi和m2的遮光时间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