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1.(2024·广东汕尾市调研)如图1甲所示为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桶中沙的多少来探究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
(1)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取下装沙的桶,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间距________的点。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每5个点标记一个计数点,标记结果如图所示,A、B、C、D为连续选择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s;读出纸带上A、B计数点间距s1=________cm,C、D计数点间距s2=_______cm;利用字母T、s1、s2表达出小车的加速度的计算式a=________________。
(3)以沙和桶的总重力F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作出a-F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车的质量为M=________kg。
图1
2.在“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光电门测量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2。将小车放置在轨道上,使挡光片的左端与小车的左端A点对齐,光电门放在B处,测出A到B的距离L和挡光片的宽度d。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光电门自动测出小车上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图2
(1)根据题中已知物理量,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步骤中必须做到的是________。
A.要用天平称量小车质量
B.钩码的质量应该远小于小车质量
C.通过增减配重片来改变小车的质量
D.不论轨道光滑与否,轨道一定要保持水平
(3)上述实验用光电门来测量小车运动的瞬时速度,若考虑挡光片的宽度,得到的速度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________。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都有可能
(4)为了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某同学选择画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质量的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分析发现图线在横轴上有截距,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3.(2024·湖南长沙模拟)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4甲所示的阿特伍德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并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绕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悬挂质量相等的重物A(由多个相同的小物块叠放组成)和重物B。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图4
①用天平分别测量一个小物块的质量和B的质量m;
②将A中的小物块取下一个放在B上,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由静止释放B,取下纸带,算出加速度大小,并记下放在B上的小物块的质量;
③重复步骤②,获得B上面的小物块的总质量Δm和对应加速度大小a的多组数据。
(1)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本次实验中A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利用本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重物A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用m、Δm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表示),则牛顿第二定律得到验证。
(3)利用本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根据放在B上面的小物块的总质量Δm和对应加速度大小a的多组数据,以Δm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作出a-Δm图像。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g=________(用k、m表示)。
4.某实验小组利用图5(a)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
(b)
图5
(1)用游标卡尺测量垫块厚度h,示数如图(b)所示,h=________cm。
(2)接通气泵,将滑块轻放在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至水平。
(3)在右支点下放一垫块,改变气垫导轨的倾斜角度。
(4)在气垫导轨合适位置释放滑块,记录垫块个数n和滑块对应的加速度a。
(5)在右支点下增加垫块个数(垫块完全相同),重复步骤(4),记录数据如下表:
n
1
2
3
4
5
6
a/(m·s-2)
0.087
0.180
0.260
0.425
0.519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6上描点,绘制图线。
图6
如果表中缺少的第4组数据是正确的,其应该是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5.某同学用如图7甲所示的装置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及木板的质量。将力传感器A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并与计算机连接,传感器A的读数记为F1,测力端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力传感器高度使轻绳水平),滑块起初放在较长的木板的最右端(滑块可视为质点),木板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光电门(图中未画出),光电门连接的计时器可记录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