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沈阳铁西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_.pdf
文件大小:3.66 MB
总页数:8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10.62万字
文档摘要

中文摘要

工业是一种以创新为内核的面向未来的力量,而遗产是以怀旧为表征的对往昔

的纪念,工业遗产既代表了历史,又指向着未来。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

体,传续着工业精神与城市品格,保护城市工业文明遗迹,就是保护城市文脉,也

是增强城市居民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近百年来,中国东北地区始终是国家重要的

工业基地和资源支撑地区,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源枯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东北

的区位优势逐渐下降。振兴东北以及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东北各级政府、企业、

社会各界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保护、传承、转化工业遗产尤其值

得探究。

本研究以沈阳铁西工业遗产为中心进行考察,梳理其起源与演化历程,提炼其

多层面的文化符号,分析其文化功能与发展现状,进而提出传承与发展的思路和对

策,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案例。沈阳铁西区通过工业遗址的保护

与再利用的方式,将工业文化的意蕴进行阐释与再构,突显蕴藏于其中的产业基因

和文化基因,在“他者”的目光中发掘沈阳工业文化的闪光点。同时,作为一种“我

者”的阐释,沈阳铁西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不仅展现了铁西区的工业成就,而且将

铁西区所经历的时代变迁呈现出来,赋予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并通过空间叙事与工

业元素的结合,重点展示出沈阳铁西区浴火重生后的发展成就。铁西区的工业遗产

保护利用正是通过这种对“他者”的发声与“我者”的回应,来共同实施的。

沈阳铁西区近百年来数经变迁,从铁西这一区域概念到铁西区这一行政概念,

再到铁西新区这一新的内涵的过程中,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脉络在这片土地上得到

了完整地呈现。并且不断创造出包含物质、科技、精神与制度在内的多种文化因子,

既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代表,也是在社会、经济、历史、教育和文化等方面都扮演着

重要角色的功能性工业文化。同时,沈阳铁西区这一发展历程,也是一次工业城市

的现代化过程,深挖其历史,可以为此后的振兴提供无限可能。工业时代的工厂是

一个巨大的生产空间,改变了一群人的话语和行为,人们进入到这个空间就是一个

“个体生命符号化”的过程。进入后工业时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能制造

想象和集体认同的话语空间”消逝,人们再度成为没有关联的个体。而工业文化虽

然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内核并未改变。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由当地人互动、实践过

程中形成的具有地方性的工业文化,在经历了政策话语变革、时代技术的更新和人

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过程中不断演进、不断地变化形态,最终已经融入地方民众的日

常生活当中,成为当地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I

如今,东北已经经历过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的过程,并且正在经历新型工业化。

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不仅仅是对往昔的回忆及资源的保护,更是对未来如何

发展的思考,对工业文化传承的思考。以沈阳铁西区作为一个东北工业区发展的缩

影,回顾其历程,可以看到他的勃发,可以看到他的辉煌,也可以看到他的彷徨与

奋进。更可以从中看到他在为振兴积蓄力量。这一过程是众多工业城市都在所难免

的,值得不断地去探究。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业文化;沈阳铁西区

/’II

Abstract

Industryisafuture-orientedforcewithinnovationasitscore,whileheritageisa

remembranceofthepastwithnostalgiaasitscharacter,andindustrialheritagerepresents

historyandpointstothefuture.Industrialheritage,asanimportantcarrierofindustrial

culture,transmitstheindustrialspiritandcitycharacter.Protectingtheremainsofurban

industrialcivilisationistoprotectthecitysculturallineageandanimpor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