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简单分类及相应.ppt
文件大小:622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1.6千字
文档摘要

送别诗添加标题行旅思乡和闺怨诗添加标题战争诗添加标题怀古诗添加标题山水田园诗添加标题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简单分类及相应的意象一、送别诗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于易水送别----白居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常用意象:杨柳长亭南浦酒泪二、行旅思乡和闺怨诗添加标题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添加标题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添加标题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的她在看到陌头的柳色之后反引起了一怀惆怅:青春易逝,韶华虚度,独守空房的寂寞与无奈,这一切怎能不让她因为让丈夫去「觅封侯」而后悔呢?此诗含蓄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妇瞬间微妙的心理变化。是闺怨诗中上乘之作。西宫春怨添加标题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添加标题抒情角度:从己入笔,从对方入笔添加标题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添加标题注意:乐景哀情,侧面落笔添加标题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添加标题除夜作添加标题-----高适添加标题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添加标题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三、战争诗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赏析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怀古诗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