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我的叔叔于勒
上课素材
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是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
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上课笔记
1.语言运用:理解并掌握本课“拮据”“十拿九稳”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思维发展:把握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审美鉴赏:品味关键词句,提高欣赏小说的能力。
4.文化传承: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亲情观。
1.把握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和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的方法。
1.体会小说叙事的技巧,学习运用人物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小说的批判意味,激发爱善憎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人说钱能使黑的变成白的,能使丑的变成美的,能使亲人反目成仇,能使仇人握手言和……钱真的有这
么大的魔力吗?让我们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自幼酷爱
文学,刻苦学习写作,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轰动法国文坛。
(2)背景链接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
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
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
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
的不满(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2.生难字词
(1)字音
拮据(jiéjū)栈桥(zhàn)牡蛎(mǔlì)
.....
褴褛(lánlǚ)端详(xiánɡ)煞白(shà)
....
诧异(chà)阔绰(chuò)别墅(shù)
...
与日俱增(jù)郑重其事(zhònɡ)
..
(2)词义
【拮据】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褴褛】(衣服)破烂。
【诧异】觉得奇怪。
【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嘟囔】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
【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三、梳理小说情节
1.课文中菲利普夫妇称呼于勒的词语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点拨: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流氓、贼。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
普夫妇的钱,因而称呼于勒为“坏蛋”“流氓”等,之后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的钱,而且还可以
多给他们钱,因而称呼于勒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可是后来于勒破产又失去了钱,还可能会回来继续
花他们的钱,因而又称呼于勒为“贼”等。总之,他们对于勒的称呼因于勒的贫富而发生变化。
2.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
结构。
提示: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
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