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跨文化思辨育人,赋能大学英语教学
孙有中
提纲1
准确定位大学英语
2全面赋能大学英
语
《新未来》解决方案3
4
一起向未来
1.准确定位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的定位
“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应参照本指南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于学校办
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指南》)
大学英语
服务对象
学校院系学生
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发展需求
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
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
译的能力。第二,大学英语课程可通过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让学生
学习与专业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
进行国际交流的相关能力。
不能化约为考试能力
其人文性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
行跨文化教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可通过
英语学习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加强对中外文化
异同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二,大学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
国文化对外传播。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
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和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课
程需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充分挖掘其思想和情感资
源,丰富其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南》)
大学英语如何服务大学教育?
通用英语育
才
工具性学术
英语
职业英语
大学英语
价值塑造育
人
人文性立德树人
跨文化思辨
大学英语不应
为四六级考试
而存在;四六
级考试应为大
学英语而存在。
怎么办?
赋能大学英语!
让大学英语赋能
大学生!
2.全面赋能大学英语
(杨宗凯,《数字转型
下的教育教学创新》)
大学英语应基于语言并超
越语言,培养多元能力
(杨宗凯,《数字转型下的教育教学创新》)
21世纪的关键能力
TheTwelve21stCenturySkills
?Criticalthinking?Flexibility
?Creativity?Leadership
?Collaboration?Initiative
?Communication?Produ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