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带答案.docx
文件大小:66.16 KB
总页数:5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2.48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几乎所有的地方国有企业都是地方专业银行的债务人,而其中的亏损企业又大都挂有地方专业银行的呆账。债权人出于对账变成死账的担心而反对债务人破产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市场行为动机。但是,许多地方却宁愿继续给长期亏损企业贷款,继续使贷款成为已成定属的死账。这其中的原因是:只要企业不破产,反映银行工作成绩的指标--贷款余额就不会下滑。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

A.在地方专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中实际有相当数量的死账

B.地方专业银行反对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呆账变成互账

C.亏损企业的破产将损害银行的长期经济利益

D.银行的账务利益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

【答案】:C

2、运动员—陪练员()

A.工人—机修工

B.盲人—导盲儿女

C.钢琴家—调琴家

D.教授—学生

【答案】:C

3、与活期储蓄相比,利息有一定优越性,但又可以随时支取的人民币储蓄存款是()。

A.定期储蓄

B.零存整取储蓄

C.教育储蓄

D.定活两便储蓄

【答案】:D

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

A.微电子技术

B.光电子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通讯技术

【答案】:A

5、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可以不提供净死亡风险保障。如果提供:净死亡风险保额不超过保单现金价值的百分之十。个人养老保险的身故保险金、全残保险金应当以保单现金价值为准,最高不超过保单现金价值的百分之一百一十。这段文字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A.个人养老保险的类别

B.个人养老保险可以不提供净死亡风险保障

C.个人养老保险产品

D.有关净死亡及身故保险金、全残保险金的管理

【答案】:D

6、下列有关“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

B.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的请求和批准

C.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D.是公文中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文种

【答案】:B

7、4,5,15,6,7,35,8,9,()

A.27

B.15

C.63

D.72

【答案】:C

8、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

A.思想品德

B.工作能力

C.工作实绩

D.勤奋敬业

【答案】:C

9、模仿:摩擦()

A.鹦鹉:问好

B.音乐会:侵权

C.复制:官司

D.复印:卡纸

【答案】:C

10、()犯罪时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的”

A.盲人

B.醉酒的人

C.未成年犯罪

D.聋子

【答案】:A

11、小王和小李参加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笔试部分小王得分比小李高6分,面试部分小李得80分,两人的总成绩刚好相同,问小王面试得了多少分?()

A.74

B.71

C.78

D.76

【答案】:D

12、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A.充满希冀与不平,是充满生机的作品

B.不同于《涉江》和《悲回风》的格调

C.充满牢骚与希冀,以此证明它不是晚年作品

D.没有表达自弃和绝望,但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

【答案】:C

13、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

A.提高税率

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降低税率

D.缩减财政支出

【答案】:C

14、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立足国内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均耕地少于世界上许多国家

B.“坚守18亿亩红线”是指确保我国耕地面积不能低于18亿亩

C.除保障性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