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西昌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A.联系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C.对立统一规律
D.唯物主义历史观
【答案】:B
2、我们时常会看到,在池塘的水面上,蜻蜓飞得很低,它们不时地把尾巴往水里沾一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蜻蜓沾水主要是()
A.为了降温
B.戏水玩耍
C.在水中产卵
D.在水中寻找食物
【答案】:C
3、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我们从当今社会生活中看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力,对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对环境建设的渗透力,对人才成长的促进力,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文明大厦的建设工程中,发挥着基石作用。文化与文明息息相关。文化先生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文明孕育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确实像泰勒所说的那样:“(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的神物,如把这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解剖一下,便可看到这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创造一旦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物质文化,就对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感情、行为准则、理论观念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造成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意识、新的观念去培养“四有新人”。智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科学、教育等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明、从愚昧走向智慧,从经济落后走向经济繁荣的十分重要的条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等诸文化要素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文化共同体,世上没有孤立的物质文化、单纯的精神文化和独立的智能文化。因而不能把各个文化要素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发展某一个文化要素,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失调,贻误事业发展、文明建设。根据对第二段的内容分析,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是①文明植根于文化,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②没有文明就没有文化③文化创造了人④文明创造了人⑤有了文化的积累和进步,人类才能一步步脱离野蛮状态而成为文明的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答案】:C
4、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宏观调控,在某种程度上将更加依赖市场。这主要是因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5、某些异常的品质受到奖赏,在正常的自然状态下,它们变得不适应了。从逻辑上说,这样的进化选择将导致动物渐渐适应永恒的光照环境,并进化一些新的品质,它明显不同于在黑暗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假若让正常状态下和非正常状态下的这种动物交配繁衍,那将给这种动物带来灭绝的危险。也许,我们的确到了找回那片失落星空的时候了。对文中加点的“非正常状态下的这种动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某些异常的品质受到奖赏,对正常的自然状态反而不适应的动物
B.主要指在非正常的自然状态下,即黑暗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
C.在进化中选择了那些能够适应人造光的异常品质,从而与在黑暗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有明显不同的动物
D.进化出一些新品质,渐渐适应了永恒的光照环境的动物
【答案】:B
6、一个游泳池,每分钟流人4立方米水。如果打开5个水龙头,150分钟就把水池中的水放光;如果打开8个水龙头,90分钟就把池中的水放光,如果每个水龙头单位时间内放走的水量相同,则现在打开23个水龙头,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水池中的水放光?()
A.40分钟
B.28分钟
C.32分钟
D.30分钟
【答案】:D
7、甲在某国有商场柜台边捡到一个钱包,内装人民币6000元,送交给该商场保卫科负责人乙,后乙将此款据为己有。乙的行为构成()。
A.侵占罪
B.挪用公款罪
C.贪污罪
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答案】:C
8、17,18,22,31,47,()
A.54
B.63
C.72
D.81
【答案】:C
9、有120名职工投票从甲、乙、丙三人中选举一人为劳模,每人只能投一次,且只能选一个人,得票最多的人当选。统计票数的过程中发现,在前81张票中,甲得21票,乙得25票,丙得35票。在余下的选票中,丙至少再得几张选票就一定能当选?()
A.15
B.18
C.21
D.31
【答案】:A
10、从1918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