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建德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30名同时患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并未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进行了长达12年的试验。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将这13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并让其中的一组研究对象服用松树皮提取物(每天服用的剂量为200毫克),另一组研究对象服用安慰剂。在这12年中,研究人员每6周测量1次研究对象的血压、血糖、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试验结果显示,服用松树皮提取物人员的上述各项指标与服用安慰剂人员的上述各项指标并无明显的差别,由此可知,松树皮提取物无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两组试验患者仅人数相等,其血压和血脂等的原始指标差异较大
B.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对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有心理暗示作用
C.12年的实验时间太长,这有可能使一些重要的实验数据失真
D.参加实验的患者人数仅130人,样本太小,代表性不够
【答案】:A
2、登堂入室对于()相当于()对于不足为训
A.梁上君子;重蹈覆辙
B.一窍不通;不刊之论
C.登峰造极;小惩大诫
D.正人君子;不在话下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的
B.据厂家介绍,这种多功能治疗仪的价值还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
C.这次诗歌节上参加活动的大多是以青年为主
D.降低能耗是企业目前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
【答案】:A
4、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
A.改变
B.发回
C.改变或者撤销
D.撤销
【答案】:C
5、同类群体影响力是指人们对他人(尤其是类是群体)的行为总会做出某种反应;类似程度越高,影响力就越大。比如对某种良好行为规范大力宣传,往往会成为所谓的“磁心”,吸引人们仿效。
A.某地节水办告知那些用水量高的用户,他们的用水量明显高出了周围的邻居
B.某森林公园设置告示牌,告知偷盗林木者将受到高山林木价钱10倍的罚款
C.酒店在房间内放置标语,提醒客人大多数客人都不是每天要更换毛巾
D.老师在墙报上贴小红花,表扬那些完成作业好,守纪律的小学生
【答案】:B
6、一环形跑道上画了100个标记点,已知相邻任意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跑道距离相等。某人在环形跑道上跑了半圈,问他最多能经过几个标记点?()
A.49
B.50
C.51
D.100
【答案】:C
7、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A.充满希冀与不平,是充满生机的作品
B.不同于《涉江》和《悲回风》的格调
C.充满牢骚与希冀,以此证明它不是晚年作品
D.没有表达自弃和绝望,但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
【答案】:C
8、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总收入
C.外汇储备
D.货币总量
【答案】:D
9、所有企业和用人单位都要强化社会责任,______和______农民工的劳动和创造,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损害农民工权益。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保护爱护
B.珍惜爱护
C.鼓励保护
D.重视保护
【答案】:B
10、()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A.决定
B.公告
C.通报
D.批复
【答案】:A
11、以下不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B.一方水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