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贵州省赤水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带答案.docx
文件大小:67.92 KB
总页数:5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2.59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贵州省赤水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五十多年后回顾这段历史,杜老依然,然而他也没有土改实施过程中的缺陷,例如消灭富农和侵犯中农,以及没有严格依法保护劳动者财产利益。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言不讳回避

B.毫无隐瞒忌讳

C.慷慨激昂避嫌

D.激情满怀避讳

【答案】:D

2、政府建公租房以解决民生问题,值得肯定,但在市场规律面前,拍脑袋或拍胸脯的决策方式却需要()。

A.摒弃

B.鼓励

C.表扬

D.借鉴

【答案】:A

3、羌特勒是一种野生蘑菇,生长在能为它提供所需糖分的寄主树木——例如道格拉斯冷杉下面。反过来,羌特勒在地下的根茎细丝可以分解这些糖分,并为其寄主提供养分和水分。正是因为这种互惠的关系,采割道格拉斯冷杉下面生长的羌特勒会给这种树木造成严重的伤害。下面哪一个判断如果正确,对上面的结论提出了最强有力的质疑?()

A.道格拉斯冷杉算不上什么名贵稀有树木

B.羌特勒不仅生长在道格拉斯冷杉树下,也生长在其他寄主树木下面

C.其他野生蘑菇也有长在道格拉斯冷杉树下的,与羌特勒的特点相似

D.对野生蘑菇的采割反而刺激了它的生长

【答案】:D

4、植物修复是利用某些可以忍耐和超富集有毒元素的植物及其共存的微生物体系清除污染的一种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植物修复系统可以看成是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水泵和进行生物处理的植物反应器,植物可吸收转移元素和化合物,可以积累、代谢和固定污染物,是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植物修复优点的是:()

A.人植物修复实施简易,对土壤造成的副作用小

B.植物修复过程比物理化学过程快,比常规治理有更高的效率

C.对环境扰动少,不需要挖掘、运输和巨大的处理场所

D.植物修复不会破坏景观生态,能绿化环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答案】:B

5、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各组金属的耐腐蚀性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A.金,钛,铁,铜

B.钛,金,铁,铜

C.金,钛,铜,铁

D.钛,铜,铁,金

【答案】:C

6、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具备了节约的美德,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无论环境多么(),生活多么(),道路多么(),都会顽强生存,一步步走出困境,最终走向强盛。

A.恶劣艰难曲折

B.艰难恶劣曲折

C.恶劣曲折艰难

D.曲折艰难恶劣

【答案】:A

7、下列关于经济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恩格尔系数越大,表示生活越富裕

B.货币供应量中,M2的流动性强于M1

C.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D.国民总收入(GNI)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答案】:C

8、在一周长为50m的花坛周围种树,如果每隔5m种一颗,共要种多少棵树?()

A.9

B.10

C.11

D.12

【答案】:B

9、在钢的分类中,优质钢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类的?()

A.化学成分

B.用途

C.冶炼方法

D.冶炼质量

【答案】:D

10、人,就是想探寻宇宙奥秘,觅其所未见,因之为探天险而丧生者已为数众多。人类必须征服自然,金沙江之类的天堑改变成通途,事关国计民生,造福当今后世。不意缆车之发明却大大发展了旅游事业,大量赚钱,满足了弱者也能登临天险的好奇心,后果却摧毁了人间天险。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

A.缆车的发明可以使自然界的天险变成通途

B.缆车既使旅游业赚钱,也满足了游客探险的愿望

C.缆车可以让弱者登临天险而不必担心有生命危险

D.缆车满足了人的好奇心,也限制了人对自然的探寻

【答案】:D

11、3,5,6,10,11,17,18,()。

A.25

B.26

C.27

D.28

【答案】:B

12、2000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比1996年增加百分之多少()

A.163.2

B.63.2

C.162.9

D.62.9

【答案】:B

13、环保部门对一定时间内的河流水质进行采样,原计划每41分钟采样1次,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采样的时间与原计划相同,每两次采样的间隔变成20分钟,采样次数比原计划增加了1倍。问实际采样次数是多少次?()

A.22

B.32

C.42

D.52

【答案】:C

14、“知识爆炸”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愿意通过一定的媒介_自己创造的知识,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知识。如果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创造的知识封闭起来留在自己的脑袋中,那么“知识爆炸”就_。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共享无从谈起

B.传播不切实际

C.展现名不副实

D.发布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