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教育心理学》课件第六章 学习理论.pptx
文件大小:7.1 M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一、学习的内涵;;;;2.学习结果的分类;(二)阿瑟·S.雷伯关于学习的分类;(三)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分类;;;;;(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2.主要规律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包括习得、消退、恢复、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三)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2.理论的教育意义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联结-试误学习理论强调在“做中学”,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概念、原理、技能和策略等。;(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并不是说操作性行为不依赖刺激作用产生,而是说刺激引起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并且其原因是不重要的。操作性行为不是取决于其事先的刺激,而是由其结果控制。;;3.正惩罚和负惩罚;;5.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会增加。;6.程序教学;(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强化的重新阐释;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新的完形;(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2.教学观;;(四)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3.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2)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从学习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到,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认为,每个学习活动可以分解成8个阶段;2.“九五矩阵”教学法

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5种类型,并依据信息加工模型及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内部心理阶段提出了9个教学事件:①引起注意;②告知学习者目标;③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④呈现刺激;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引发行为;⑦提供反馈;⑧评估行为;⑨促进保持与迁移。;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与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