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江苏省邳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及参考答案1套.docx
文件大小:66.67 KB
总页数:5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2.51万字
文档摘要

江苏省邳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即便稍微受过教育的人也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是个圆球呗!不过,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人却对“地球是圆的”这一真理提出质疑。在这些人看来,大地其实和煎饼一样平,所谓“地球是圆的”乃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各国政府、科学家联手炮制的一个惊天阴谋。据美国《纽约邮报》近日报道,随着推特、脸书和YouTuBe等社交媒体的普及,近年来全球各地掀起了一股“现代地平说运动”。脸书上的一个“地平说”讨论小组吸引了9万多用户关注,YouTuBe上也出现了大量宣传“地平说”的视频。连几位NBA球星也成了这一奇谈怪论的信奉者。

A.未置可否

B.否定

C.肯定

D.中立

【答案】:B

2、2021年4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下关于该《意见》说法错误的是:

A.要加大预算支出统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B.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

C.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增强财政预算完整性

D.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

【答案】:A

3、近年来,安徽省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其中,()成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A.合肥江汽

B.马鞍山华菱重卡

C.芜湖奇瑞

D.锏陵铜基新材料

【答案】:C

4、2,3,6,8,8,4,()

A.2

B.3

C.4

D.5

【答案】:A

5、我国新闻宣传战线近年来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精品佳作,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这一活动的丰硕成果生动地体现了()。

A.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要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C.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答案】:B

6、某城市共有常住人口32.47万人,其中学龄前儿童共计3.95万人,请问学龄前儿童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为多少?()

A.12%

B.14%

C.16%

D.18%

【答案】:A

7、超市将99个苹果装进两种包装盒,大包装盒每个装12个苹果,小包装盒每个装5个苹果,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刚好装完。问两种包装盒相差多少个?()

A.3

B.4

C.7

D.13

【答案】:D

8、大里予木太黑木子禾了人且()

A.O

B.1

C.2

D.3

【答案】:A

9、赛场上的竞技仿佛象征了民族之间的较量,金牌成了民族荣誉的证明,一切都似乎______。人们如此______地以民族主义观念包装各种体育竞技,以至于没有多少人愿意指出,这仅仅是某一个特殊场合人为的临时规定。因为一项竞技失利,运动员就自责“对不起国家”,利用体育赛事证明民族国家的强盛似乎已经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经地义娴熟约定俗成

B.不容置疑肯定天经地义

C.自然而然骄傲不容置疑

D.自然天成开心不约而同

【答案】:A

10、有一水池,开甲管12分钟注满水,开乙管8分钟放完一池水,开丙管20分钟把空池注满,如果先开甲管若干分钟,再三管齐开20分钟则把水池注满,问甲管先开了几分钟?()

A.7

B.8

C.9

D.10

【答案】:D

11、2,1,4,3,(),5。

A.1

B.2

C.3

D.6

【答案】:D

12、某机关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接待群众到机关办事,一位办事员被安排为上午接待,另一位办事员安排为下午接待,该机关有5位办事员R、S、T、U和V的安排总是依照以下条件:(1)每星期每位办事员至少有一次被安排做接待工作;(2)同一星期中,一位办事员不可能连续两天被安排做接待工作;(3)T从不被安排在上午做接待工作;(4)V为星期一和星期三的下午做接待工作;(5)U从不与S在同一天做接待工作。有一个星期,T只在星期五被安排做接待工作,那么下列哪一条必定是对的?

A.R在星期二做接待工作

B.R在星期三做接待工作

C.R在星期五做接待工作

D.U在星期四做接待工作

【答案】:A

13、比喻:拟人()

A.报纸:课本

B.冰箱:洗衣机

C.金丝猴:香蕉

D.月球:月亮

【答案】:B

14、终于我确信无法阻止你离开的脚步,于是我重新开始享受孤独。以下哪项是上述推理的前提?()

A.除非我确信无法阻止你离开的脚步,否则我就不能享受孤独

B.只有我确信无法阻止你离开的脚步,我才开始享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