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二级建造师《水利实务》50个核心考点.pdf
文件大小:713.96 K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3.46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50个核心考点

1

2025年二建《水利》50个核心考点

第1章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及建筑材料

1.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相关要求

核心考点一、防渗体(★★★)

1.类型:主要有心墙、斜墙、铺盖、截水墙等形式。

2.作用:

①减少通过坝体和坝基的渗流量;

②降低浸润线,增加下游坝坡的稳定性;

③降低渗透坡降,防止渗透变形。

均质坝整个坝体就是一个大的防渗体。

黏土心墙和斜墙顶部水平厚度一般不小于3m,以便于机械化施工。防渗体顶与坝顶之间应设有保护

层,厚度不小于该地区的冰冻或干燥深度,同时按结构要求不宜小于1m。

非土料防渗体有钢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木板、钢板、浆砌块石和塑料薄膜等,较常用的是沥青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核心考点二、反滤层与堤防的作用(★★★)

(1)在防渗体与坝壳、坝壳与排水体之间都要设置2~3层粒径不同的砂石料

反滤层作为反滤层。

()材料粒径沿渗流方向由小到大排列

2

()1级堤防堤顶宽度不宜小于8m;2级堤防不宜小于6m;3级及以下堤防

1

不宜小于3m。

堤防(2)1、2级土堤的堤坡不宜陡于1:3。堤高超过6m的背水坡宜设戗台,宽

度不宜小于1.5m。

(3)防渗体的顶部应高出设计水位0.5m以上

核心考点三、重力坝的构造及作用(★★★)

2

1.坝顶构造

非溢流坝段的坝顶宽度不宜小于3.0m。

坝顶用作公路时,公路两侧的人行道宜高出坝顶路30cm。

2.重力坝的防渗和排水设施

3.重力坝的分缝与止水

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坝体裂缝,在坝内需要进行分缝。

核心考点四、水闸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水闸由闸室和上、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1.闸室:水闸的主体,起挡水和调节水流的作用。包括底板、闸墩、闸门、胸墙、工作桥和交通桥

等。

水闸的底板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平底板、低堰底板和反拱底板,工程中用得最多的是平底板。

闸墩多用C15-C30的混凝土浇筑。

根据底板与闸墩的连接方式不同,平底板可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1)整体式底板。适用于地质条件差、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地基。整体式底板抗震性能较好,中

等密实以下的地基或地震区适宜采用整体式底板。底板厚度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一般为1.0—

2.0m,但不宜小于O.5-O.7m。

(2)分离式底板。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地基承载力较大的地基。

2.上游连接段:铺盖、护底、护坡及上游翼墙

(1)铺盖:主要作用是延长渗径长度以防渗目的,应该具有不透水性,同时兼有防冲功能。

钢筋混凝土铺盖常用C20混凝土浇筑,厚度0.4—0.6m,铺盖与底板接触的一端应适当加厚,并用沉

降缝分开,缝内设止水。

(2)上游翼墙结构形式有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和空箱式。

1)重力式翼墙依靠自身的重量维持稳定性,材料有浆砌石或混凝土,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高度

在5~6m以下的情况,中小型水闸中应用很广。

2)悬臂式翼墙。挡土墙是固结在底板上的钢筋混凝土悬臂结构,适用于高度在6—9m、地质条件较

好的情况。

3)扶壁式翼墙。扶壁式翼墙是由直墙、底板和扶壁组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高度在8~9m以

3

上、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

4)空箱式翼墙。空箱式翼墙是扶壁式翼墙的特殊形式,适用于高度较高、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

3.下游连接段:护坦(消力池)、海漫、下游防冲槽以及下游翼墙与护坡等

(1)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掌握以闸室为中心,按照“先深后浅、先重后轻、先高后矮、先主后次”

的原则进行。

(2)海漫与下游防冲槽

其作用是继续消除水流余能,调整流速分布,确保下游河床免受有害冲刷。

构造要求:表面粗糙,能够沿程消除余能;透水性好,以利于渗流顺利排出;具有一定的柔性,能

够适应河床变形。

核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