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及分析.pdf
文件大小:289.72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5.8千字
文档摘要

一、课题名称

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及分析

二、研究的内容

(一)拟研究的问题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是什么样的?

如何实施对后进生的转化?

(二)具体研究内容

后进生的形成是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的集合,是成绩落后生的代名词,是竞争

和应试教育的产物。掌握“后进生”的心理因素对转化后进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全

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又该如何看待后进生问

题,针对后进生的心理,该提出什么相应的转化对策,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三)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剧烈变

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战略需要,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必然,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结果。

而在升学、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经济落后地区,全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人

文素质较差,虽说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

仍然愈演愈烈,尤其在农村小学显得更加突出。后进生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虽然为数不多。

却会给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的“破坏”行为常常给班级、学校、家庭甚至

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变,将极大地危害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

发展。如何改变后进生的现状,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

发展的人才,既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的学生可谓“大浪淘沙”,

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如何抓好后进生的全面提高,是每位教师面临的重点难题。

(四)主要观点

1.后进生的主要心理特征

后进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自卑、封闭、自暴自弃、懒惰、遗弃。后进生由于

思想基础薄弱,缺乏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加上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学习成绩差,较少受到

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他们在被批评和指责中总是抬不起头,逐渐产生了自己“笨”的心理障

碍,形成了自卑心理。时间长了便和家长、老师、同学对着干,远离集体,自暴自弃。后进

生多为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大多缺乏父母的关爱,感到非常孤单,他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从此失去学习信心,变得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封闭自我。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懒于

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认真记笔记,作业抄答案,当无法解决的问题

越堆越多的时候,只好选择放弃,滋生懒惰心理。家长和老师总是绞尽脑汁,让他们赶上优

等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如果没有达到他们预想的效果,便对其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对

其学习和生活疏于管理,不闻不问。他们却忽略了高压只会让孩子选择逃避,不但不能帮助

学生拔出学习差的泥潭,反而将他们推向了沼泽地的边缘,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被遗弃的感觉。

2.“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我们在看到“后进生”缺点的同时,更应发掘其优点,应正视现实,正确面对,用爱去

感化、去教育,积极地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1)如何正确认识后进生

作为老师我们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后进生。所谓后进生不过是教师的一个观念,学生是没

有聪明和愚笨之分的,看你是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大多数时候,教师眼中的后进生

其实并不差,他们只是暂时落后于人,或者就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不能像伯乐一样,

巧识千里马。人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只要教育方法对了,每个学生都会在现有的基础上

进步。苏霍姆林斯基曾有段精辟的论述:“我在学校里对儿童、少年和青年的几十年工作,

使我得到一条深刻的信念: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

在这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

什么都不行’的人。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

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

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

可战胜的战士。”他的话值得所有教育者深思。教师应当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相信每一个

学生都能进步,并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很多教师对“后进生”有

着歧视的情况存在,殊不知,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往往有更多让人惊叹的能量。我们要尊重学

生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