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品牌延伸策略类型分析.pdf
文件大小:160.3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2.53千字
文档摘要

品牌延伸策略类型分析

品牌延伸是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策略之一,早在20世纪初就盛行于欧美发

达国家,世界许多的著名企业大多是靠品牌延伸实现其快速扩张的。美国著名经

济学家艾·里斯说:“若是撰述美国过去十年的营销史,最具有意义的趋势就是延

伸品牌线”。据统计,过去十年中,美国新崛起的知名品牌,有2/3是靠品牌延

伸成功的。现在一些国内企业在推出新产品、进入新领域时,也广泛采用这种策

略。品牌延伸已成为企业品牌运作的重要武器。从企业的经营实践来看,品牌延

伸策略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类型。

品牌延伸领域的不同而分为在同一和不同产业领域的延伸

在同一产业领域内的延伸。该策略是指企业将原有品牌延伸使用到企业所开

发的属于同一产业领域内的其他产品身上。例如,我国的著名家电企业“海尔”,

当其开发冰箱成功后,又将该品牌运用到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彩电等多种家

用电器身上,而这一系列产品均属于“家电领域”;又如,台湾著名的品牌“统一”,

其广泛将“统一”品牌运用于奶粉、汽水、纯净水、茶饮料、果汁、方便面、酱油

等产品中,但这些产品也均属于“食品领域”。由于延伸到的新产品与原来产品属

于同一产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而这一延伸策略风险较小,较容易取得

成功。

在不同产业领域内的延伸。该策略类型一般在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

较多采用。例如,我国原来较著名的巨人集团,将其“巨人”品牌从计算机软件领

域延伸到保健品、房地产等领域,这是一种较典型的在不同产业领域内进行延伸

的策略。由于延伸的领域与原有领域无相关性,因而这一延伸策略风险较大,需

谨慎使用。

根据产品档次延伸方向分为向上、向下和双向延伸

向上延伸策略

该策略是指企业原来生产经营中低档产品,在品牌延伸过程中,提升产品档

次,使产品向中高档方向延伸。由于原来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思维定势”,

企业要扭转原来的“低档”形象还是具有较大难度的。美国牛仔服品牌“李维氏”曾

经进入高档时装领域,但未取得成功,其中一条可能就是品牌原有形象与新业务

给公众的感觉相去甚远。

向下延伸策略

该策略是指企业原来生产经营高档产品,在品牌延伸过程中,增加产品线中

中低档产品系列,使品牌延伸低档次化。向下延伸又称为品牌低档化策略,品牌

低档化比品牌高档化要容易的多,其营销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所以许多企业热

衷于向下延伸。但是应该看到,向下延伸给企业带来的可能只是短期利益,究其

实质,其给品牌带来的风险要比向上延伸大的多:将强势品牌名冠于别的产品上,

如果不同产品在质量、档次上相差悬殊,这就使原强势品牌产品和延伸品牌产品

产生冲击,不仅损害了延伸产品,还会株连原来强势品牌,有可能产生灾难性后

果。“派克”钢笔号称钢笔之王,属于高档产品。1982年,“派克”却展开了对低档

钢笔市场的争夺,开始生产经营每支3美元以下的大众化钢笔,结果,“派克”

公司不仅没有顺利打入低档笔市场,反而让对手克罗斯公司乘虚而入,其高档笔

市场被冲击,市场占有率下降到17%,销量只及克罗斯公司的一半。因为“派克”

经营低档笔后,其“钢笔之王”的形象和美名受到损害,不能再满足人们以“派克”

为荣和体现身份的心理需要。

双向延伸策略

该策略是指企业原来的产品定位在中档产品水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趋

于成熟后,向产品线的上下两个方向延伸,一方面增加高档产品,另一方面增加

低档产品,扩大市场范围,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20世纪70年代后期

的钟表工业市场竞争中,日本“精工”公司采用的就是这种策略。当时的国际手表

市场,正逐渐形成高精度、低价格的数字式手表的需求市场。精工以“脉冲星”

为品牌推出了一系列低价表,从而向下渗透进入这一低档产品市场。同时它还收

购了一家瑞士公司,向上渗透高价和豪华型手表,其中一种售价高达5000美元

的超薄型手表进入了最高档手表市场。

其他特殊类型的品牌延伸

母子品牌或称副品牌策略

该品牌延伸策略是在母品牌之下延伸出若干子品牌,母品牌往往可能就是企

业名字本身。借助这种策略,既可以突出母品牌的形象,又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子

品牌的个性。当然,子品牌是基于母品牌的品牌,离开了母品牌,子品牌也就失

去了活力。子品牌的各种运作须以母品牌为中心,紧紧围绕母品牌。“海尔”就是

这一策略的成功运用者,在其推出的系列产品中,在“海尔”的母品牌之下,又有

“即时洗”、“小神童”、“探路者”、“帅王子”“双王子”等许多的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