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论文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在财务会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原则和程序,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和企业的经营。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在财务会计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公允价值计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允价值确定困难、市场操纵风险等。因此,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系统研究。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1.1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与特征
(1)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在一个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价格。它是一种反映资产或负债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价值的方法,旨在提供更为准确和真实的财务信息。公允价值的确定通常需要考虑市场条件、资产或负债的性质以及交易双方的能力和意愿等因素。
(2)公允价值计量的特征主要包括市场导向性、动态性和客观性。市场导向性意味着公允价值反映了资产或负债在当前市场上的实际交易价格;动态性表明公允价值会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客观性则强调公允价值计量应基于可靠的、可验证的数据和信息。
(3)在公允价值计量中,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确定,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市场法主要基于市场交易数据来确定公允价值;收益法通过预测未来现金流并折现至现值来估计公允价值;成本法则基于资产重置成本或负债重置成本来确定公允价值。不同方法的应用取决于资产或负债的性质、市场条件和可获得的数据。
1.2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1)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现代会计理论,包括信息经济学、金融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信息经济学认为,市场参与者会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做出决策,而公允价值计量正是基于这一假设,通过提供市场价格信息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准确的选择。例如,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期间能够更好地反映金融工具的实际价值。
(2)金融理论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数学模型和计量方法,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黑斯模型等,这些模型能够预测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并据此确定公允价值。例如,在评估一个公司的股票时,CAPM可以用来估计其预期回报率,从而计算出股票的公允价值。具体计算公式为:\[E(R_i)=R_f+\beta_i\times(E(R_m)-R_f)\],其中\(E(R_i)\)是资产的预期回报率,\(R_f\)是无风险利率,\(\beta_i\)是资产的贝塔系数,\(E(R_m)\)是市场预期回报率。
(3)资产定价理论在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应用尤为广泛。例如,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期权定价模型(如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被广泛用来估计金融衍生品的公允价值。该模型基于股票价格、执行价格、到期时间、无风险利率和波动率等因素,计算出期权的内在价值。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会使用这类模型来评估和管理风险。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金融衍生品的高估值和低公允价值估计导致了市场的剧烈波动。
1.3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比较
(1)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是两种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侧重于记录资产和负债的原始购买成本,而公允价值计量则关注于资产或负债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中,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通常不会因市场变化而调整,这可能导致财务报表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例如,一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可能远远低于其当前的市场价值。
(2)相比之下,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更及时地反映市场变化,提供更为动态和相关的财务信息。这种计量方法有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好地评估企业的风险和回报。然而,公允价值计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市场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问题。例如,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时期,确定某些房地产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能会非常困难。
(3)在实际应用中,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行业特点、资产性质以及会计准则的影响。金融工具通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