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一节对供给方面的概述;;假设要素供给增量为△L,由此引起的收入增量△Y,而由收入增量所引起的效用增量为△U,则:;式中,dU/dL即为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它表示要素供给量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消费者效用的增量;dU/dY和dY/dL则分别为收入的边际效用和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2、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根据要素供给原则可推导如下:
设消费者拥有的单一既定资源总量为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预算线的斜率为:;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三、要素供给问题;一、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问题:消费者如何决定其既定的时间资源中闲暇所占的部分,或者说,是如何决定其全部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两种用途上的分配。;;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之间的分配
无差异曲线分析;;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当闲暇价格即工资变化时,对闲暇商品的需求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总效应:随着闲暇价格的变化,闲暇需求量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
;;;工资率上涨的效应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闲暇的需求量
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
资率上涨而增加。
如果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闲暇的需求量
随其价格上升而上升,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
资率上涨而减少。;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比较;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比较;;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均衡工资率的变化原因;均衡工资率的变化原因;一、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源泉的价格和服务的价格;二、土地的供给曲线
1、土地供给问题:
土地所有者如何将既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在保留自用和供给市场这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2、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
U=U(Y,q)
Y:土地收入,q:自用土地数量
假定不考虑土地消费性使用这个微小部分,则自用土地的边际效用为零,于是
U=U(Y);如图所示,土地供给将在Q0的位置上垂直
;一般性陈述:
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用于某种用途,而无其他用处,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是垂直的。;更加一般的结果:
任意一种资源对其用途的供给曲线在其机会成本水平之上垂直。
;;地租的决定;土地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
技术进步(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得到提高)
人口增加(对土地产品(如粮食)的需求增加);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2、准租金:
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准租金=固定总成本+经济利润;;3、经济租金:
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出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对厂商而言,经济租金就是为生产要素所支付的金额与为得到使用该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最小金额之间的差额。
经济租金=要素收入-机会成本
;;4、如果供给曲线是完全有弹性的,经济租金将为零。
只有在供给多少缺乏弹性时,租金才出现。在供给完全无弹性时,所有向生产要素支付的金额都是经济租金,因为无论支付什么样的价格,该要素都会供给。;5、总结:租金、准租金实际上都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
经济租金的概念相当于产品市场里的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经济租金是支付给要素主人的、超出诱导其供给该要素的最低报酬的部分。生产者剩余是支付给厂商超出诱导其供给一定产量的最低报酬的部分。;一、洛仑兹曲线:
(1)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百分比排队。
(2)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3)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就是洛伦兹曲线。
;洛仑兹曲线;洛伦兹曲线;二、基尼系数:
洛仑兹曲线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G=A/(A+B),0≤G≤1
G:基尼系数,A:不平等面积,A+B:完全不平等面积;;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10月-2010月-20Monday,October19,2020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01:29:3101:29: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