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械进场报验流程大型机械进场报验流程
1.一、报验前期准备
设备备案登记
施工单位需提前5个工作日向监理单位提交《机械设备进场申报
表》,明确设备型号、出厂编号、使用年限及操作人员资格证书。申
报表需附带设备购置发票复印件、生产厂家资质证明及特种设备检
验合格证书。
现场勘察与条件确认
监理工程师组织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对设备进场路线、停放区域
地基承载力进行联合检查。重点核查场地硬化程度、周边障碍物清
理情况以及临时用电线路布置是否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
护标准》(GB50870-2013)第4.3条要求。
技术交底会议
召开由施工单位机械管理员、操作班组及监理方参与的专项会议,
明确吊装方案、应急预案及操作禁区范围。需形成会议签到表、影
像记录及三方签字确认的《安全技术交底书》。
22.二、机械设备进场核查
实体设备核验
外观检查:查验设备铭牌信息是否与申报表一致,结构件是否
存在锈蚀变形
安全装置测试:检测力矩限制器、高度限位器等安全装置有效
性
第1页共44页
性能试验:空载运行测试液压系统压力值,记录发动机转速波动范
围
资料完整性审查
监理单位重点核查以下文件:
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TS认证)
最近年度第三方检测报告
设备保险单(含第三者责任险)
操作人员近期体检证明
3.三、联合验收程序
四方会签机制
由建设单位代表、总包单位机械主管、监理工程师及设备供应商
技术顾问组成验收小组,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66号)实施分级验收:
一级验收:静态参数测量(支腿跨距、配重安装)
二级验收:动态性能测试(回转制动、变幅速度)
三级验收:安全防护系统联动试验
问题整改闭环
对验收发现的如钢丝绳断丝超标、液压管路渗漏等问题,要求施
工单位在48小时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前后对比照片。监理单位采
用红黄绿三色标签管理制度,未消除隐患设备严禁进入施工作业
区。
4.四、档案管理要求
第2页共4页
全过程追溯体系
建立单机档案包含:每日运转记录、月度保养清单、年度大修报
告。关键部件更换(如回转支承、液压泵)需留存旧件影像资料及
供应商质量保证书。
电子化监管
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设备GPS定位模块实时上传工作状态至智
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自动生成《设备使用率分析报表》,对单机连
续作业超8小时设备触发预警提示。
5.五、应急管控措施
特殊气候应对
遇6级以上大风或暴雨橙色预警时,立即执行《大型机械防风加
固操作规程》:
塔式起重机需回转制动解锁至自由回转状态
施工电梯停靠底层并切断主电源
履带式起重机收拢吊臂至最小幅度
事故处置流程
发生机械倾覆等险情时,启动三级响应机制:
15分钟内完成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
2小时内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24小时内向属地安全监督站提交初步调查报告
66.六、周期性复验标准
月检重点项
结构连接螺栓预紧力检测(使用扭矩扳手核查30%抽样点)
电气系统绝缘电阻测试(电气系统绝缘电阻测试(≥1MΩ≥1MΩ)
第3页共4页
安全装置模拟触发试验(每月至少2次)
年度强制检测
委托具有CMA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载荷试验:
静载试验:额定载荷的125%保持10分钟
动载试验:额定载荷的110%完成全套动作循环
检测数据需录入全国建筑机械监管信息系统备查。
该流程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溯的三阶段管理,确
保大型机械设备从进场到退场的全生命周期安全可控。实施过程中
需特别注意不同设备类别的特殊要求,如盾构机需额外核查管片拼
装精度校验记录,架桥机必须提供运梁通道荷载验算书等专项资料。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