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TA××××—××××
T/CCTA××××—××××
PAGE2
PAGEI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布××××-××-××实施××××-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布
××××-××-××实施
××××-××-××发布
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
Air-jetvortexspunviscosefibreandpolyamide/polyester(PBT)core-spungreyyarn
(征求意见稿)
T/CCTA××××-××××
CCTA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ICS59.080.20
CCSW12
PAGE4
PAGE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T/CCTA××××—××××
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的产品分类、标记、规定了要求、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聚酯(PBT)长丝(55.6dtex)为芯丝(芯丝含量≤30%),外包粘纤和锦纶6短纤维(粘纤、锦纶6在外包短纤维中的含量分别为70%和30%),经喷气涡流纺工艺生产的包芯本色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0.12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
GB/T3292.1纺织品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
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
GB/T4743—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43955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检验、标志与包装
FZ/T01050—1997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标记
4.1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以不同线密度进行分类。
4.2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的生产工艺和原料代号用英文字母表示:喷气涡流纺代号为JV,粘纤为R,锦纶6为N,聚酯代号为PBT。
4.3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纤维混纺比以公定质量比表示。
4.4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标记时,应在线密度前标明JVR/N70/30(PBT55.6dtex)。
示例:线密度为21.5tex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在外包纤维中粘纤含量为70%,锦纶含量为30%,PBT长丝为55.6dtex,可写为:JVR/N70/30(PBT55.6dtex)21.5tex。
5要求
5.1分等规定
5.1.1同一原料、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
5.1.2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
5.1.3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质量等级根据产品规格,以考核项目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
5.2技术要求
5.2.1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按表1规定。
表1喷气涡流纺粘纤锦纶/聚酯(PBT)包芯本色纱技术要求
公称线密度/tex
等级
线密度偏差率
/%
≤
线密度变异系数/%
≤
单纱断裂强度/
(cN/tex)
≥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
条干不匀变异系数/%
≤
千米棉结(+200%)
/(个/km)
≤
十万米纱疵/(个/105m)
≤
18.1~20.0
优
一
二
±1.5
±2.0
±2.5
1.5
2.0
2.5
12.5
11.5
10.5
7.0
9.5
10.5
13.5
14.5
15.5
50
70
85
10
20
-
20.1~22.0
优
一
二
±1.5
±2.0
±2.5
1.5
2.0
2.5
12.0
1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