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养香荚兰细胞,这种细胞会向外分泌香兰素。近年来又找到了灌木状辣椒细胞等将特定添加物转化为香兰素的新方法。◆植物细胞培养法: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法生产香兰素的普遍缺点是产物含量低而且不稳定,植物细胞或组织生长相对较慢,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处在无菌状态,生产成本高第30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酶法生产香兰素云杉的树皮中含有较多的1,2一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它可被假单孢杆菌产生的木质一?,β-加双氧酶催化氧化成香兰素采用该法生产香兰素的产率可达70%,Yoshimoto等已申请了专利。O2酶第3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异丁香酚(来自丁香油)大豆脂氧合酶◆酶法生产香兰素O2第3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3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定义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生物柴油是含氧量极高的复杂有机成分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几乎包括所有种类的含氧有机物,如:醚、酯、醛、酮、酚、有机酸、醇等。第3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生物质油?动、植物油的高黏度特性,是不适合于柴油发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改善其流动性。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是酯交换法。即在一定温度下,将油脂与甲(乙)醇等低级醇类在酸碱催化剂或生物催化剂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同时有副产物-甘油的生成。第3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1化学-酶合成法生产半合成抗生素6.1.1抗生素的历史1929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1959年前1959年后天然抗生素的研究阶段半合成抗生素研究阶段至今第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1.2酶法生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7-氨基头孢烷酸(7-ACA)和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是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的β-内酰胺母核,是重要的制药工业原料。6-APA7-ADCA7-ACA第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青霉素G、青霉素V和头孢菌素可以由发酵法合成,将它们的侧链水解可以制备6-APA,7-ACA和7-ADCA酶催化水解制备6-APA、7-ACA,7-ADCA第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APA的酶法合成青霉素G青霉素V6-APA青霉素G酰化酶青霉素V酰化酶第5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ADCA的化学-酶法合成化学扩环青霉素G苯乙酰基-7-ADCA青霉素酰化酶7-ADCA第6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化学-酶法制备7-ACA头孢菌素CD-氨基酸氧化酶O2H2O2CO2?-酮基己二酸单酰基7-ACA戊二酸单酰-7-ACA酰化酶7-ACA戊二酸单酰-7-ACA第7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β-内酰胺母核的非天然侧链-D-苯甘氨酸和D-对羟苯甘氨酸的化学-酶法合成1)外消旋海因由苯酚、乙醛酸和尿素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2)D-海因酶水解外消旋海因D-海因酶L-海因D-海因D-N-氨基甲基氨基酸转化率100%第8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D-对羟基苯甘氨酸3)化学法制备D-对羟基苯甘氨酸D-苯甘氨酸的合成可以用类似方法第9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青霉素酰化酶6-APA7-ADCA氨卞青霉素头孢氨卞D-苯甘氨酸甲酯D-苯甘氨酸酰胺HOHO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第10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抗生素制造中的应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底物产物青霉素酰化酶天然青霉素G6-APA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