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
铁路行车组织
主讲人:曾险峰(副教授)
学校: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一
二
列车运行图的性质与作用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三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四
列车运行图的主要质量指标
列车运行图实质上是列车运行的图解,以横轴表示时间,并用垂直线等分横轴代表一昼夜的小时和分钟;以纵轴表示距离,并按列车在各区间运行时分的比例画水平线,代表各车站中心线的位置。图上的斜线称为列车运行线,其余车站中心线的交点就是该列车在区段内有关车站的到发或通过时刻。
列车运行图的性质与作用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一个综合性的计划,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同时,列车运行图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的运输服务能力的目录,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列车运行图不仅是日常指挥列车运行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保证行车安全、改善铁路技术设备运用、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提高铁路通过能力和运营工作水平的强有力的工具。
列车运行图的性质与作用
由于区间正线数目和闭塞设备的不同,以及对各种列车的运行具有不同的要求,铁路上采用不同类型的运行图。
按区间正线数目的不同:单线运行图和双线运行图。
按各种列车运行速度的不同:平行运行图和非平行运行图。
按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是否相同:成对运行图和不成对运行图。
按同方向列车是否追踪运行:追踪运行图和非追踪运行图。
实际上每张运行图都同时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我国铁路一般每两年在全路定期编制一次运行图,在执行中允许根据需要进行局部调整。同时,为适应季节性旅客运输需要,如春节运输和暑期旅客运输旺季等,尚须编制增加临时客车和旅游列车的运行图。
为加快编图进度,一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旅客列车运行图采取在铁道部直接领导下集中编制的方法;货物列车运行图采取先集中编制跨局列车运行图、后分散编制各局管内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列车运行线的铺画原则上采取先客后货、先快后慢、先直通后管内、先编初步方案再具体铺画详图的方法。
为了保证客货列车按运行图运行和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应在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同时绘制机车周转图。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列车运行图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
列车旅行速度:v旅。即机车牵引列车在区段内的平均速度。
列车技术速度:v技。即机车牵引列车在区段内的各区间内,每小时平均走行公里数。
机车全周转时间:T全。即机车在一个牵引区段内往返一次平均消耗的时间。
机车日车公里:S日。即平均每台机车在一昼夜内完成的走行公里数。
列车运行图的主要质量指标
本节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