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eq\o(\s\up7(),\s\do5())规范答题10交通类综合题
(2015·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接受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6分)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6分)
样卷展现
得分:4分
样卷剖析
失分缘由:第(1)题,答案不完整,现有的铁路只说明白“稀疏”,没有说明连接的“地区”;审题不清,没有答出“作用”。第(2)题,没有说明线路连接的“地区”。
标准答案
(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2分)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2分)
作用:便利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2分)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3分)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3分)
交通类综合题的答题思路
答题角度
常用术语
交通布局
交通网密集(稀疏);以铁路(大路)运输为主;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单一);连接××地区和××地区;××地交通网密集,××地交通网稀疏
续表
答题角度
常用术语
交通运输方式评价
速度快(慢);运量大(小);成本高(低);敏捷性好(差);连续性好(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小)
交通线区位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坎坷),地质条件简单;受自然条件(自然灾难)影响大(小);自然资源丰富,促进资源开发;港阔水深,风平浪静
社会经济条件:连接××和××地区,带动经济进展,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对人口的影响
交通便利(不便),人口稠密(稀有),有(不)利于人口迁移
对城市的影响
交通便利(不便),城市众多(稀有);交通条件的变化,促进城市的形成和进展;沿交通线往往形成城市带
对资源开发的影响
交通条件改善,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旅游业的进展
对农业的影响
交通便利,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促进商品农业的形成和进展,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对社会经济进展的意义
交通建设带动相关产业,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富强与稳定;加强地区间的沟通与合作;带动沿线地区经济进展;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
不利影响
促进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带的形成;促进物资运输,促进第三产业的进展
不合理的交通建设,会破坏地表结构,造成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难,造成生物多样性削减;占用耕地
1.(2019·四川绵阳二诊)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沉管式隧道是指用挖泥船挖掘海床,用拖船将沉管式隧道组件拖到预定位置,沉降在地基上,用锁紧物料巩固组件,回填物料,放置爱护层并修复海床。伶仃洋是珠江三角洲前沿最大的水域,水深,风浪小,是全球重要的贸易通道。港珠澳大桥实行了“桥、岛、隧”的设计模式(如图),全长55千米,大桥主体约35千米,伶仃洋主航道实施的是海底沉管式隧道工程,隧道全长近6.65千米,最深处的沉管距离海平面40米左右。大桥东邻世界最繁忙的香港国际机场。下面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高速大路网图及港珠澳大桥模式图。
(1)说出港珠澳大桥的布局特点。
(2)港珠澳大桥的中段,设计者接受的是沉管式隧道而不是高架桥梁。说明其这样设计的理由。
(3)相对于建筑水(海)底隧道,指出铺设沉管式隧道可能对伶仃洋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横贯伶仃洋;连通京珠、广深等高速大路;形成闭合的大路环线。
(2)海水较深,有沉管下沉的空间条件;拥有海面作业的大型设备和技术;沉管隧道对大型船舶的正常通行影响较小,可避开大型船舶和飞机起降对高架桥梁的限高要求;能削减天气(尤其是台风)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3)珠江口为沉积物(淤泥质)海床,挖掘海床时或会扬起沉积的污染物,影响水质,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解析第(1)题,交通布局特点从连接地区、线路形态、密度等方面说明。第(2)题,设计沉管式隧道主要考虑水深、技术、交通影响、自然灾难等方面。第(3)题,铺设海底隧道,需要进行海底作业,易造成海底环境的污染。
2.(2020·大象联考河南质量测评)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法海底隧道(如图)穿越英吉利海峡,全长50km,水下长度38km。20世纪80年月欧洲一体化进程高涨之时隧道工程得以破土动工,于1994年5月竣工。海底隧道由三条平行隧道组成,一条供巴黎—伦敦的火车通行;另一条供穿梭列车营运,特地载运乘汽车穿越海峡的人员及其车辆,称“乐谢拖”(LeShuttle);中间一条为后勤服务隧道。
(1)说明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