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主题活动二跟着家人去菜场(说课稿)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主题活动二跟着家人去菜场(说课稿)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二单元主题活动二“跟着家人去菜场”,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家人在菜场购物的过程,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观察、调查、记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内容与课本中“观察与记录”等章节紧密相关,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生活实践能力,通过菜场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2.增强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通过记录和交流,学会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
3.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的阶段,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探索的兴趣。在知识层面,他们对家庭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菜市场的运作流程和购物的技巧还比较陌生。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有待提高,他们需要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
在行为习惯上,三年级学生往往活泼好动,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组织实践活动时,需要注重纪律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有趣的活动环节,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对于“跟着家人去菜场”这一主题活动,学生对家人的购物行为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观察和记录经验。这节课有助于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观察与记录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家庭消费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录音笔、数码相机。
2.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平台。
3.信息化资源:菜场购物视频、图片素材、相关教育软件。
4.教学手段:实地考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卷调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家人去菜场的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与家庭购物的经历。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和家人一起去过菜场吗?在菜场里都看到了哪些东西?你们认为去菜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跟着家人去菜场,了解购物的流程和技巧。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介绍菜场的基本结构:摊位、货架、收银台等。
2.讲解购物的流程:挑选商品、询问价格、比较质量、结账等。
3.强调购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辨别商品真伪、合理规划购物清单、遵守秩序等。
4.介绍购物时的礼仪:礼貌用语、尊重他人、保持环境卫生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和家人一起去菜场购物,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和技巧。
2.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练习购物过程中的对话和交流。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在购物过程中,如何辨别商品的质量?
2.提问:在菜场购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3.提问:如何和家人一起去菜场购物,既节省时间又买到满意的商品?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学生分享: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购物的经历,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在家庭购物中发挥积极作用。
3.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购物知识竞赛,包括购物流程、注意事项等。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鼓励学生关注家庭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家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购物时的注意事项。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次购物实践,并记录下购物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1.教学过程紧扣实际学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环节设置合理,时间分配合理,确保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中,注重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拓展与延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