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导师目录.pptx
文件大小:681.04 K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4.22千字
文档摘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导师目录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学院简介

2.招生政策

3.导师介绍

4.培养方案

5.研究生生活

6.奖助学金信息

7.联系方式

01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学院历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始建于1927年,是我国最早的医学院之一。历经近百年发展,已形成以医学教育为核心,医、教、研、医防结合的综合性医学教育体系。学院现有在校生近万人,涵盖本科生、研究生等多个层次。学科建设学院设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千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超过200人,博士生导师150余人。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历史沿革初创时期192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开端。学院以培养西医人才为主,奠定了我国医学教育的基础。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后,学院迎来了快速发展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学院实力显著增强。融合创新2005年,上海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院以创新为动力,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师资力量博导阵容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0余人,涵盖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些博士生导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教授团队学院拥有正高级职称教师超过200人,其中不乏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知名学者。教授团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青年才俊学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拥有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这些青年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活力,在教学和科研中展现出良好的潜力,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2招生政策

招生条件学术背景申请者须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本科或研究生学历,成绩优秀。对于跨学科申请者,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科研成果申请者需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等。这些成果将作为评价申请者研究能力和潜力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申请者需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此外,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者优先考虑。

选拔程序申请提交申请者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个人简历、学术成果、推荐信等材料。学院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筛选,确定进入考核环节的候选人。考核方式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笔试主要考察申请者的专业知识,面试则侧重于综合素质、研究潜力和学术兴趣的评估。结果公布考核结束后,学院将根据申请者的综合表现,最终确定录取名单。录取结果将在规定时间内公布,并通知相关申请人。

考核方式笔试内容笔试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核心课程内容,旨在考察申请者的专业基础知识。考试时长通常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面试形式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重点考察申请者的综合素质、科研潜力和沟通能力。面试通常由3-5位专家组成评审小组。综合评价考核结果将综合笔试成绩、面试表现、科研成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成绩将在考核结束后的一周内公布。

03导师介绍

导师研究领域肿瘤研究导师长期从事肿瘤生物学研究,尤其在肿瘤分子机制和靶向治疗领域有深入探索,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心血管疾病导师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特别是在心肌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神经科学导师在神经科学领域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指导博士后和硕士研究生10余人,出版专著2部。

导师代表性成果重大发现导师团队在肿瘤发生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性发现,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被引用超过200次,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专利成果导师主导研发的药物专利获得国家授权,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学术著作导师编写的学术著作《神经科学进展》深受业界好评,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多次再版,发行量超过10000册。

导师指导学生情况培养成果导师共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30余人,其中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多人发表SCI论文,多人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学术交流导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宽学术视野。近年来,指导的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10余次,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