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酒的基本知识.ppt
文件大小:4.9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6.9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酒、酒曲、酒的分类酒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谓之酒。(按饮料分类含0.5%以上酒精的饮料为酒,酒精含量在0.5%以下的饮料为非酒精饮料即软饮料)自古以来酒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酒。酒精发酵的秘密是近200年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所揭开。他发现,酒精是由酵母菌“吃”了糖以后产生的。其实质是兼厌氧性的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以葡萄糖为基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淀粉等多糖类物质需经酶分解为单糖才能为酵母菌所用。在酒的酿造中所用到的微生物除酵母菌外,还有霉菌、细菌等。第2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酒曲酒曲是中国酒特有的糖化发酵剂,是酿酒的动力,至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制曲技术蕴含着高深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如米麦固体曲,自然培养多种糖化发酵微生物,利于曲种传代和保藏等。流传下来的宝贵曲种(红曲、小曲)深刻影响着我国现代制曲技术。曲的质量直接影响酒的质量和产量,一直为人们所重视。酒曲大致分五大类:1、大曲以小麦、大麦、豌豆等为原料,经粉碎、人工踩制或机压成块状的曲胚、自然接种,在一定温度、湿度下配制而成。一般曲块较大,故名大曲。主要微生物有霉菌(根霉、毛霉、念珠霉等)、酵母菌、细菌(乳酸菌、醋酸菌、芽孢杆菌等),是多种微生物的混合曲。既是糖化发酵剂,又是酿酒原料。由于地理条件和制曲条件不同,大曲分布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不同。这些不同的微生物赋予酒不同的芳香成分,形成酒特定的香型。第3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大曲酒顾名思义是用大曲作糖化发酵剂酿制成的白酒。在我国酒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的八大名酒均是大曲酒。

大曲酒生产用曲量高,发酵周期长,出酒率低耗粮多,机械化水平低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2、小曲

也称酒药、白药、酒饼。是用米粉、米糠或观音土为原料,添加少量中草药或辣蓼草,接种曲母,人工控制培养温度制成。因其形呈颗粒状,故名,也是我国酒曲的一个典型代表。

小曲是黄酒(黄酒小曲,如绍兴酒药)、白酒(白酒小曲,如桂林三花酒)和甜酒(甜酒曲,如安徽歙县甜酒)的糖化发酵剂,主要分布于江南各省。主要微生物种类有根霉、毛霉和酵母等。小曲现在已有向纯种培养方向发展的趋势。第4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红曲用大米为原料,经接曲母培养而成,主要含有红曲霉和酵母等微生物。红曲主要用于黄酒酿造。其酿成的酒叫红曲酒,具有色泽鲜艳、酒味醇厚的特点,如福建的沉缸酒。另外红曲在腐乳、中药、食用色素等方面也有应用。4、麦曲用小麦为原料,轧碎加水成型,经培养而成,主要有米曲霉、根霉、毛霉及少量酵母和细菌。也是黄酒的糖化发酵剂,如绍兴酒就有用麦曲酿造的,具有特殊的曲香,酒味醇厚。麦曲黄酒产量较大,约占黄酒产量的80%。第5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麸曲用麸皮做培养基,接种纯种的糖化酶菌(如黄曲霉、黑曲霉等),经人工控制温度培养而成。主要起糖化作用,与纯种培养的酒母(酵母)混合进行酒精发酵生产白酒,称麸曲法白酒。因其淀粉利用率高达80%,在节约粮食方面有显著效用,加上生产周期短、便于实现机械化、适宜多种淀粉原料,发展较快。但缺点是香味不足,酒质不高,影响到发展。现在进行研究,如采用串香、调香、固液结合、多种微生物发酵等,已取得一定效果。第6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酒的种类酒的品种繁多,分类方法有很多。1、依酒精含量(一般以容量百分比表示)高度酒:酒精含量在40~45%以上;中度酒:酒精含量在20~40%之间;低度酒:酒精含量在20%以下。2、以酒的含糖浓度分(常指低度酒而言)甜型酒:葡萄酒含糖5%以上;黄酒含糖10%以上;半甜型酒:葡萄酒含糖0.6~1.2%;黄酒含糖5~10%;干型酒:葡萄酒含糖0.5%以下;黄酒含糖5%以下。第7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以制造方法

发酵酒:亦称酿造酒,为以含糖或淀粉质原料经糖化、发酵、过滤、杀菌后制得的酒。属低度酒,如黄酒、啤酒、葡萄酒、果酒等。

蒸馏酒:以含糖或淀粉质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得的酒。如白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金酒、烧酎(清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