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技术及操
作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2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
动计划(2024—2026年)》,要求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标
准。围绕重大疑难杂病、慢性病、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医优势
病种,制修订一批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康复指南。
制定老年人、妇幼、儿童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中医健康管
理规范,完善不同人群的治未病指南、食养药膳指南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常发病种之
一,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6%,且由于生活方式、饮食、
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极大的影响女性身
体健康,导致不孕不育,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中医古籍没
有记载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病名,但其临床症状与古籍中
“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的记载极为相似。穴位埋线是
传统针刺的延伸和发展,埋入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对穴位的
刺激可长达10~15天,弥补了普通针刺频繁就诊的不足,且
安全无副作用,容易被患者接受。但目前穴位埋线治疗PCOS
在操作方法、穴位选择、线体材料等方面缺乏规范,参考《中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团体制定团体
标准,规范行业技术,提升服务质量,特开展本标准的编制
工作。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具有显著优势,穴位埋线疗法是将可
吸收性外科缝线埋入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持续刺激,达到
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有研究报道,
穴位埋线可以调节PCOS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炎症介质、免
疫功能、糖脂代谢等,对于治疗PCOS疗效显著。
多年来,我院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在中医药
诊治PCOS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并于2023年被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确定为《2023年中
医药循证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单位之一,开展PCOS的循证
能力提升。通过大量调研、研究国际先进临床经验和理论成
果,结合西医诊疗手段,并经全国权威专家的论证和评估后,
我院进一步完善了PCOS临床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
了统一的疗效评价体系。
为使该项研究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提升相关医疗机
构的诊治能力和治疗成效,提高社会相关人群的预防能力和
健康水平,推动全民大健康体系建设,助力医学进步,我院
特制定《规范》地方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是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一方面,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化的流程,进一步提高中医的社会认
可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医治疗PCOS的深入研
究和系统总结,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宝贵的经
验和数据支持。助推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同时本标准的制
定,将填补自治区在中医药领域的标准空白,进一步推动自
治区中医药标准化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
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中医药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
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有利于中医药学术发展,发
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整体提升中医药学术水平;
有利于加强中医药的规范管理,提高中医药管理水平,提高
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好助力卫
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三、主要起草过程
(一)编制准备阶段。成立标准编制小组,研讨并制定
编制工作计划,明确编制任务的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并就
前期研制框架和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讨论,确定标准编制总
体思路和总体原则。
(二)标准编制阶段。结合我院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
综合证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等相关资料,
完成标准草案稿,经工作组讨论修改后形成工作组讨论稿。
后通过学院内部、行业企业、领域专家多方面广范围征求意
见,对相关意见进行汇总和采纳后,充分项目的必要性和可
行性,形成征求意见稿。
(三)征求意见阶段。2025年3月通过向等多方面征求
意见。
四、编制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一)编制原则
1.规范性原则。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
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2.协调性原则。标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
准及相关管理条例的要求,并与之协调。
3.适用性原则。标准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