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标准体系
2023年3月31日
目录
一、总体要求1
(一)指导思想1
(二)基本原则1
二、编制说明2
(一)编制目的2
(二)编制依据3
(三)编制思路3
三、标准体系结构图7
四、标准明细表9
五、标准统计表43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大数据战略行动实施
和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大数据标准
化体系建设,优化大数据标准化体系,夯实大数据标准化
技术基础,强化大数据标准实施与监督,增强大数据标准
化服务能力,推动大数据标准化普及应用和与行业的深度
融合,建立完善大数据标准化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标准化
在推动大数据技术创新、促进大数据高质量发展、提升政
府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
(二)基本原则
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
果导向,服务社会和市场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数
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大数据标准供给能力、提高
标准化效益,加快推动大数据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大数据标准化体系,
强化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的系统性,及标准化与知识产
权的协调性,强化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衔接配
套。统筹规划大数据标准化工作,在优先领域与行业重点
布局,形成示范效应。
协作联动,开放共享。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激发
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
1
用,推进标准化工作资源最大限度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促进政府与市场主体共同构建大数据标准化创新和服务生
态。
发扬特色,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
先行先试优势,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为平台,积极推
进大数据领域标准制定和实践应用,强化大数据领域标准
化创新应用实效。
二、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到2022年,支撑大数据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基本
建成,在国内外有较那建成并运行良好。大数据标准化工
作加快推进,大数据标准化的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显
著增强。大数据标准化体制机制健全,大数据标准化服务
更加高效,基本形成“供给快、重应用、谋创新”的新局
面。
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健全。覆盖基础、数据、技术、平
台、工具、管理、安全和应用各方面,结构合理、重点突
出、衔接配套,符合大数据发展特点,在全国具有创新示
范效应的大数据标准化体系基本建成。积极鼓励发展大数
据领域团体标准,通过团体标准快速响应大数据领域共性
技术问题。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
同发展、协调配套,强制性标准守底线、推荐性标准保基
2
本、团体标准促创新、企业标准强质量的作用充分发挥。
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机构组织参与国际、国
内标准化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影响力更大。密切跟踪、
积极参与研制基础通用标准,重点实施推广、应用验证大
数据领域技术和管理标准,为大数据领域国家标准提供试
验验证与实践应用有效反馈。鼓励大数据领域团体标准转
化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推动高质量标准化项目建设,
承办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
标准化基础进一步夯实。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成
并运营良好,大数据标准化专业人才满足发展需要,国际
标准化专业人才不断涌现。大数据标准化公共服务资源进
一步聚集,大数据标准化创新示范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进一步深化大数据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和试点示范,在政
务服务、社会治理、民生应用和产业发展等领域实现高标
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程
度显著提高,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率持续提高,标准化示范
效应明显。
(二)编制依据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三)编制思路
围绕国内外大数据技术标准化现状、大数据参考架构
3
及标准化需求,结合大数据技术发展优势,提出大数据标
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