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互联网中信息获取探索1信息的搜索与遴选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二单元互联网中信息获取探索1信息的搜索与遴选
2.教学年级和班级:初中七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中信息的搜索与遴选方法,掌握有效的信息检索技巧,提高信息素养。课程内容紧密围绕苏科版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教材,以实际操作和案例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搜索引擎,筛选和评价信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将学会运用合适的搜索策略和技巧,高效地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同时能够对搜索结果进行评估和遴选,辨别信息真伪,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检索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互联网使用,对搜索引擎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搜索。此外,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初步的信息筛选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互联网充满好奇心,对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在操作电脑和手机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喜欢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同时,学生个体间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有的偏好自主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合作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不熟悉高级搜索技巧,导致搜索结果不够精准。
-学生可能难以辨别搜索结果中的信息真伪,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
-面对大量信息时,学生可能会感到筛选和整理信息的压力。
-部分学生可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操作能力较弱,需要额外辅导和关注。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和信息评估的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案例演示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信息搜索与遴选的技能。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搜索策略和经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展示搜索引擎界面和信息评估流程,直观展示操作步骤。
-网络教学平台: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在线搜索练习和信息评估工具,增强互动性。
-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模拟搜索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练习搜索技巧。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一个有趣的谜语或问题开始,如“你们知道如何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吗?”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回顾旧知:询问学生之前学过的互联网基本操作和搜索引擎的简单使用,为接下来的新课内容做铺垫。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搜索引擎的高级使用技巧,如关键词的选择、布尔逻辑搜索、限定搜索范围等。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搜索案例,展示如何利用这些技巧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组,每组使用不同的搜索策略进行信息检索,然后讨论哪种策略更有效。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在电脑上实际操作,使用本节课学习的搜索技巧查找指定信息。
-教师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搜索技巧和信息评估标准,强调信息搜索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利用所学技巧搜索一个特定主题的信息,并撰写一份简要的信息评估报告,下节课分享。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找不到想要信息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呈现
-教师详细讲解搜索引擎的高级使用技巧,包括关键词的选取、搜索结果排序、布尔逻辑搜索等。
-通过展示实际案例,如搜索某个科学话题,让学生看到不同搜索技巧的效果。
-学生分组,每组尝试使用不同的搜索策略,并讨论哪种策略更有效。
3.巩固练习
-学生在电脑上实际操作,尝试使用本节课学习的搜索技巧查找信息。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掌握搜索方法。
4.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搜索技巧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在巩固练习中的体验和收获。
5.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搜索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并撰写信息评估报告。
-强调作业要求和提交时间,确保学生明确任务。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