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主要的能量起源: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大气的放热过程:
四、温室效应
一、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伴
随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主要能量起源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构成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
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
分构成的。
·干洁空气是低层大气中除水汽和固体杂
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如N?、O?、O?等。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吸收、反射、等
(减弱作用)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1
大气上界
2、反射作用
云层、尘埃
3、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O?吸收紫外线
CO?、水汽吸收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
1、吸收作用
太阳并非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大气吸收
(大量)
大气增温
地面增温
大地暖大气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吸收
(少许)
不减弱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2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上界
由试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
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
为长波辐射
大气和地面反
射、_散射34%
木气吸收19%
地面吸收47%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
的热源
大气天量
大气上界
、大气主要的能量起源: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大气的放热过程:
四、温室效应
三、大气的放热过程
保温作用
地面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大量)
大气增温
大气的受热及放热过程
大气吸收
(少许)
减弱作用
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上界
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C,夜晚则降到-183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没有月球的大气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将能量贮存于大气中,
不致使地面辐射的能量散失
米大气辐射的大部分能量又射向地面,在一定程
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的部分损失
大气吸收
(大量)
大气增温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四、保温效应
地球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近地面大气尤其是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能够吸收到部分长波辐射,把地面辐射的大部分热量截留大气里,并经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
使地温波动趋于平缓这就是大气的保温效应,对地球生命的繁衍生息起着主要的作用
“温室效应”往往与劫难联络在一起
千年的冰川渐渐消融
1、为何夏日炎炎,大家期待阴天?答:阴天多云,大气减弱作用强,白天气温不太高。
2、晚秋霜冻为何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答:晴朗的夜晚少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温下降快。
3、晴天与阴天比昼夜温差:晴天阴天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一、大气主要的能量起源:太阳辐射
厂太阳暖大地:减弱作用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地暖大气:地面是近地面
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三、大气的放热过程:大气还大地:保温作用
四、温室效应
热力环流
一.基本概念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三.实例
热力环流:因为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
空气环流。
冷热不均(根本原因)
垂直运动
空气环流
水平运动
气压: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
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
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B
C
A
密度大
密度小
PB
PA
PBPc
同一地点上空,气压随海拔的上升
而下降;
同一高度,空气密度大则气压大,
反之亦反。
等压面:空间中气压相等的点得连线。
990
1000
1010/hpa
960
970
980
990
1010/hpa
受热均匀
A
高压
受热
低压
A
受热不均
C
低压
冷却
高压
C
B
低压
冷却
高压
B
冷却
气压高下是相对于
同一高度而言
高压
C将A、A、B、B到处气压由高到低地排列
PBPAPA,PB,
A
高压
受热
低压
受热不均
C
低压
为何A处是低压,而A处则为高压呢?
B
低压
冷却
高压
B
A
高压
受热
低压
A
受热不均
低压
冷却
高压
B
低压
冷却
高压
等压面怎么画呢?
③B
低压
④
A
高压
C
低压1000
冷却
受热
冷却
①
②
高压
B
低压
A
高压1010/hpa
C
受热不均
水平气压差
冷热不均
水平运动
低压
冷却
高压
膨胀上升
收缩下沉
高压
受热
低压
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