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2.课程代码:[具体代码]
3.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4.学分/学时:[X]学分,[X]学时
5.适用专业:[具体专业]
6.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
7.课程目标:
使学生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城市地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城市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发展动态,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城市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教学要求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熟悉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掌握城市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形成的基础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城市发展的阶段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与机制
当代城市化的特点
2.教学要求
理解城市形成的基础。
掌握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
掌握城市化的概念、进程与机制。
了解当代城市化的特点。
第三章城市的空间分布体系(6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空间分布的概念与类型
中心地理论
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
2.教学要求
掌握城市空间分布的概念与类型。
理解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熟悉城市等级体系的特点。
掌握城市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了解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章城市土地利用(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土地利用的概念与分类
城市土地利用的模式
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
城市土地市场与地价
2.教学要求
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的概念与分类。
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模式。
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方法。
了解城市土地市场与地价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6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化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2.教学要求
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模式。
理解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的特点。
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熟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了解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
第六章城市产业与空间结构(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产业结构的概念与演变
城市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产业区位选择与城市空间结构
产业集群与城市发展
2.教学要求
掌握城市产业结构的概念与演变规律。
理解城市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作用。
掌握产业区位选择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了解产业集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城市交通与空间结构(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交通的概念与类型
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
2.教学要求
掌握城市交通的概念与类型。
理解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
掌握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
了解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城市社会空间结构(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城市社会区分析
城市社会极化与贫困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优化
2.教学要求
掌握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理解城市社会区分析的指标与方法。
掌握城市社会极化与贫困的相关内容。
了解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优化的途径。
第九章城市生态与空间结构(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
2.教学要求
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了解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第十章城市地理学的应用(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教学要求
了解城市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理解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土地管理中的作用。
掌握城市地理学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方法。
掌握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思路。
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