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rofessionalEnglish
课程代码
241212303
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课程类型
专业限选课程
学时/学分
16/1
考核方式
考试
先修课程
大学英语、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后续课程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指定教材
李争主编《化学工程英语》
二、课程简介(性质、任务)
本课程为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专业拓展课程,综合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方面的主要内容,着重提高学生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方面的英语能力。这是一门基础课,首先要牢固掌握五个方面的基础词汇和术语,旨在教授学生能阅读化学文献,同时力求使学生能对各类常见化合物的名称能看得懂、说得出、写得对,提高学生在使用专业英语时的听力、口头表达能力、翻译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学生阅读英语论文的能力,为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深造及阅读前沿科技文献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课程目标1:掌握部分常见的化学专业英语词汇和化学领域简单定理的英语表述。(支撑毕业要求9.1)
课程目标2:掌握英语论文阅读技巧,掌握英语单词词根词缀辅助阅读的方法,初步具备化学领域学术论文阅读能力。(支撑毕业要求9.2)
课程目标3:培养终身学习的化工专业英文基础,形成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包括对化工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运用归纳总结化工专业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9.3)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表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支撑强度
课程目标1
9.沟通
9.1能够就化工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并包容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H
课程目标2
9.2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陈述发言和交流
M
课程目标3
9.3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使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H
五、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表3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内容(章)
课程内容(节)
支撑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第一章专业英语绪论
专业英语绪论
课程目标1
课堂讲授法
1
考试
第二章专业英语与日常英语的异同
专业英语与日常英语的异同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堂讲授法
1
考试
第三章InorganicChemistry
InorganicChemistry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堂讲授法、任务驱动式教学
2
考试
第四章AnalyticalChemistry
AnalyticalChemistry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堂讲授法、任务驱动式教学
2
考试
第五章PhysicalChemistry
PhysicalChemistry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堂讲授法、任务驱动式教学
2
考试
第六章OrganicChemistry
OrganicChemistry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堂讲授法、任务驱动式教学
2
考试
第七章ChemicalEngineering
ChemicalEngineering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堂讲授法、任务驱动式教学
2
考试
第八章专业论文阅读与写作
8.1专业论文概览
8.2专业论文阅读
课程目标3
课堂讲授法、任务驱动式教学
4
考试
六、课程成绩评定及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方法
1.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比例
本课程为考试/考查课,考核由作业、课程实验/实践、期中考核和期末考试测评等组成,课程成绩=作业×50%+期末考试×50%。成绩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主要根据平时作业,占终评总成绩的50%。终结性评价方式为期末考试,占终评总成绩的50%。
课程目标各项考核方式及成绩比例见下表:
表5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
过程性考核
期末考核
作业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35
35%
35
35%
课程目标2
30
30%
30
30%
课程目标3
35
35%
35
3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2.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由作业、期末考试两个环节构成,期中作业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课程分目标评价结果为:课程分目标达成度=0.5×A+0.5×B。
A/B=为分目标成绩平均分/分目标成绩总分
七、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1.考核一:平时作业及其评分标准
(1)内容:选词填空题,文献选段翻译
(2)记分方式:作业满分100分,按照课程目标布置作业;作业全批全改,按照百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