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表1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echanicalFundamentalsofChemicalEngineeringEquipment
课程代码
241212107
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程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试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后续课程
化工专业实验化工设计
指定教材
喻建良主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二、课程简介(性质、任务)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工程基础课程,包括化工设备材料的性能和选择、压力容器设计基本知识、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分析、内压压力容器设计和外压容器设计五部分内容。其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从事化工设备机械的设计、使用、管理和维护打下基础。由于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所以采用理论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工程意识,缩短工程应用与课堂学习之间的差距,运用化工设备设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支撑毕业要求2.1)
课程目标2:综合掌握化工容器使用的标准和规范,以及在化工生产流程中正确设计、使用和管理化工容器的正确流程。(支撑毕业要求3.1)
课程目标3:能够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中、低压压力容器。(支撑毕业要求3.2)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表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支撑强度
课程目标1
2问题分析
2.1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化学工程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M
课程目标2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3.1掌握化工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
L
课程目标3
3.2能够针对化工过程特定需求,完成单元(部件)的设计
H
五、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表3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内容(章)
课程内容(节)
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第一章化工设备材料及选择
1.1概述
1.2材料的性能
1.3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牌号
1.4碳钢与铸铁
1.5低合金钢
1.6化工设备的腐蚀及防腐措施
1.7化工设备材料的选择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堂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
7
考试
第二章容器设计的基本知识
2.1容器的分类和结构
2.2容器零部件的标准化
2.3化工容器使用的标准和规范
2.4化工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4
考试
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分析
3.1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薄膜应力理论
3.2薄膜理论的应用
3.3内压圆筒边缘应力
课程目标1
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7
考试
第四章内压薄壁圆筒与封头的强度设计
4.1强度设计的基本知识
4.2内压薄壁容器圆筒壳及球壳的强度设计
课程目标3
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8
考试
第五章外压容器圆筒及封头的设计
5.1概述
5.2临界压力
5.3外压圆筒的工程设计
课程目标3
课堂讲授法、任务驱动式教学
6
考试
六、课程成绩评定及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方法
1.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比例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由课堂测验、期中考核和期末考试测评等组成,课程成绩=课堂测验×30%+期中考核30%+期末考试×40%。成绩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主要根据课堂测验和期中考核,占终评总成绩的60%。终结性评价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占终评总成绩的40%。
课程目标各项考核方式及成绩比例见下表:
表5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
过程性考核
期末考核
课堂测验
期中考试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35
35%
35
35%
35
35%
课程目标2
30
30%
30
30%
25
25%
课程目标3
35
35%
35
35%
40
40%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
2.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由阶段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三个环节构成,期中课堂测验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课程分目标评价结果为:课程分目标达成度=0.3×A+0.3×B+0.4×C。
A/B/C=为分目标成绩平均分/分目标成绩总分
七、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1.考核一:课堂测验及评分表征
(1)内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
(2)打分方式: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