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PAGE
1-
《浙江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1.1英语听力的培养
(1)英语听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还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听力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包括预测、理解、记忆和总结等。通过大量的听力材料,如新闻、讲座、故事等,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从而提高对英语语音的敏感度和辨别力。
(2)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首先,通过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细致入微的听力训练中掌握语言细节,同时在广泛接触英语材料中培养语感。其次,引入听力策略训练,如预测、定位、笔记等,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效率。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进行听力竞赛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在听力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布置听力作业、开展小组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听力平台、英语学习网站等,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全面、高效、有趣的英语听力学习环境,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英语。
1.2英语口语的表达与交流
(1)英语口语的表达与交流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我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表达障碍,提高口语交流的流利度和准确性。在课堂上,我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演讲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口语实践机会。
(2)我们强调口语表达的实用性和功能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英语进行实际交流。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情景模拟练习,如商务谈判、旅游咨询、校园生活等,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练习英语口语。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对接收到的口语信息的快速反应和准确把握。
(3)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还开展了口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此外,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英语角,与不同背景的同学交流,拓宽交际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还能增强自信心,为将来的国际交流和职场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1.3英语阅读的理解与分析
(1)英语阅读的理解与分析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鼓励他们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结构和语言特点。
(2)我们采用多种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学术文章、新闻报道等,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识别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从而提高对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同时,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鼓励他们对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
(3)在阅读理解与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读、快速浏览、精读和总结等。通过这些策略,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获取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通过与他人交流思想和观点,进一步深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我们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学术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
2.1课程类别与学分分配
(1)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课程类别分为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和拓展英语三大类。基础英语课程主要针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专业英语课程则针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侧重于专业领域英语词汇和表达的学习。拓展英语课程则旨在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学分分配方面,基础英语课程通常包括英语精读、英语听说、英语写作等模块,每模块学分分配合理,确保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专业英语课程学分相对较高,以适应专业学习需求,同时提供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拓展英语课程学分适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为了确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定期对课程类别与学分分配进行调整和优化。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社会需求,适时引入新兴领域和实用技能的英语课程。此外,我们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通过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学习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我们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实用的英语学习体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1)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我们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原则,确保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