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答案.docx
文件大小:39.95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3.76千字
文档摘要

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答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常用试验仪器的使用。

3.测定土木工程结构的力学性能,验证相关理论和计算公式。

4.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内容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1.试件制作

准备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原材料,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

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三层装入试模,每层用振捣棒振捣密实。

刮平表面,养护至规定龄期。

2.试验操作

将试件表面擦拭干净,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

以规定的加载速度进行加载,直至试件破坏。

记录破坏荷载值。

3.结果计算

根据破坏荷载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公式为:\(f_{cu}=\frac{F}{A}\),其中\(f_{cu}\)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为破坏荷载,\(A\)为试件承压面积。

钢筋拉伸试验

1.试件制备

从钢筋母材上截取长度符合要求的试件,一般为两根。

试件两端打磨平整,确保与试验机夹头良好接触。

2.试验过程

将试件安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夹头中。

设定试验参数,以规定的加载速度进行拉伸试验。

记录试件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伸长率等数据。

3.结果分析

根据记录数据计算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梁的弯曲试验

1.试验装置搭建

将梁试件安装在试验支架上,确保两端简支。

在梁上布置应变片和位移传感器,测量应变和位移。

连接加载装置,如液压千斤顶或重物加载系统。

2.加载试验

分级加载,记录各级荷载下梁的应变和位移数据。

观察梁的变形情况,直至梁破坏。

3.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荷载应变、荷载位移曲线。

计算梁的抗弯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三、实验设备

1.压力试验机:用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能精确测量破坏荷载。

2.万能材料试验机:可进行钢筋拉伸试验和梁的弯曲试验,具备多种加载方式和测量功能。

3.试模:制作混凝土立方体试件。

4.振捣棒:振捣混凝土试件。

5.应变片:测量梁在弯曲试验中的应变。

6.位移传感器:测量梁的位移。

7.液压千斤顶或重物加载系统:对梁进行加载。

四、实验步骤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步骤

1.试件制作

按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准确称量后倒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分三层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模中,每层高度大致相等。

每层用振捣棒垂直插入振捣,振捣至表面泛浆、不冒气泡为止。

刮平试模表面多余的混凝土,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一般为28天)。

2.试验准备

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件从养护室取出,用湿布擦拭表面,保持表面干净。

检查压力试验机是否正常,调整好零点和加载速度(一般为每秒0.3~0.5MPa)。

3.试验操作

将试件放置在压力试验机的下压板中心位置,试件的承压面应与上下压板接触良好。

开动压力试验机,缓慢均匀地加载,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时的荷载值。

钢筋拉伸试验步骤

1.试件制备

根据钢筋的规格和试验要求,在钢筋母材上截取两根长度不小于5d+150mm(d为钢筋直径)的试件,其中一根用于测定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另一根用于测定伸长率。

将试件两端打磨平整,使其与试验机夹头能够紧密接触,保证受力均匀。

2.试验准备

调整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夹头间距,使其符合试件长度要求。

安装引伸计,用于测量试件在拉伸过程中的伸长量。

设定试验参数,包括加载速度(一般为每秒10~30MPa)等。

3.试验操作

将试件安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上、下夹头中,启动试验机开始加载。

密切观察试件的变形情况,记录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长度。

取下试件,测量拉断后试件标距段的长度,计算伸长率。

梁的弯曲试验步骤

1.试验装置搭建

将梁试件放置在两个铰支座上,形成简支梁。铰支座应保证梁在加载过程中能够自由转动。

在梁的跨中位置安装加载装置,如液压千斤顶或重物加载系统,并确保加载点位于梁的对称轴上。

在梁的跨中及支座附近布置应变片,测量梁在弯曲过程中的应变;同时在梁的跨中布置位移传感器,测量梁的跨中位移。

连接应变片、位移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确保能够准确采集试验数据。

2.试验准备

检查试验装置各部件是否安装牢固,连接是否正确。

清零数据采集系统,设置采集参数,如采样频率等。

3.加载试验

分级加载,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