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并非指单一疾病,它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相同或相似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或)咀嚼肌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三类症状。【1】第2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颞下颌关节病有哪些病因呢?心理-社会解剖因素微小创伤自身免疫TMD生活事件个性异常合干扰个性易感过大张口过硬食物颞下颌紊乱病的发病因素及机制第3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咀嚼肌紊乱疾病类关节结构紊乱病类炎症疾病类骨关节病类其中与正畸有关的有两类:关节结构紊乱病类、骨关节病类【2】第4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畸治疗与TMD之间有什么关联呢?一方面,关于正畸治疗是否会引起TMD的病理改变,有大量文献报道。尽管研究的方法不同,但绝大多数研究表明,正畸治疗与TMD的发生无关。【3】第5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另一方面,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正畸治疗与TMD存在微弱的因果关系,正畸治疗并不是引起TMD的必要因素。【3】第6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也有一些文献表明:正畸治疗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中的有益或危险因素。【3】第7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综上所述,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表明正畸治疗与TMD的发生无关,既不会引起TMD发生,也不会加重TMD。然而确实有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关节疼痛等不适的症状。【4】第8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畸过程中可能与TMD有关的因素【2】咬合创伤正畸治疗过程中暂时性的早接触点支抗丢失矫治器的干扰、不均匀磨耗1、咬合创伤第9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颌间牵引正畸治疗中应用的颌间牵引主要有Ⅱ类牵引、Ⅲ类牵引及斜形牵引,用来调整上下牙弓之间的关系。对称性的Ⅱ类及Ⅲ类牵引引起下颌矢状向位置的“改变”。这种改变引起下颌移位的同时,也会改变髁突相对关节盘的关系。第10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Ⅱ类牵引时,髁突向前下方转动,关节盘应随之前移位;Ⅲ类牵引时,髁突向后上方移位,压迫盘后区,关节盘相对前移位,相比而言,Ⅲ类牵引时关节结构的改变更有可能造成临床的不适。第11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合平面正畸医生使用各种方法解除过大的合曲线,纠正深覆合。如平导、摇椅弓、第二磨牙带环等等。多数情况下,整平的结果或多或少都将增加合平面的角度,下颌也因此向前下方旋转,髁突与关节也向前下移动。如果此时盘突关系不能被很好的维持,则可能出现关节症状。第12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颌间高度的控制正畸治疗可以改变下颌的位置。下颌的向前向后旋转均会引起盘突关系的相对改变。第13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颌间高度减小时,下颌平面及合平面将减小,下颌逆时针旋转,髁突相对关节盘后移,此时最易出现弹响。因此,对低角病人在拔牙治疗时,应尽可能控制颌间高度,防止由于后牙前移造成的颌间高度降低。第14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髁突运动轨迹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TMD是由颞下颌关节本身结构所决定。由于人类进化,关节功能区由后向前移动,髁突向前活动的范围增大。关节窝前后径加大变浅,髁突变小变细,髁突更易超越关节结节。颞下颌关节的这些特点,使它存在容易受伤的基础,也就是潜在的TMD致病因素。【5】髁突位置的变化及相关的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第15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上安氏Ⅱ类2分类错合患者由于面下1/3垂直距离低,咬合时髁突易后移位,随之盘突关系发生改变,张口时髁突向前滑过关节盘后带时易发出弹响。垂直距离过低,还可使关节腔隙减小,关节内压增大,关节组织受压和疼痛等。咬合力量不同程度地落到TMJ组织上,逐渐损伤破坏TMJ组织,加重临床症状,易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第16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安氏Ⅱ类2分类错合患者侧面像第17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前牙闭锁性深覆合患者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的概率为正常人的13.2倍,这种咬合类型影响咀嚼运动和肌电活动,与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