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药学期末复习-毕业综合考试(本科药学专业)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30.93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9.47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药学期末复习-毕业综合考试(本科药学专业)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

第1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

1.为制得二相型气雾剂,常加入的潜溶剂为()。(章节:药剂学,难度:2)

A、滑石粉

B、油酸

C、丙二醇

D、胶体二氧化硅

参考答案:C

2.包合物的制备技术的制备技术的制备技术包括()(章节:药剂学,难度:1)

A、研磨法、冷冻干燥法

B、饱和水溶液法

C、饱和水溶液法、冷冻干燥法

D、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超声波法、冷冻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

E、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

参考答案:D

3.下列关于粉体密度的比较关系式正确的是()(章节:药剂学,难度:1)

A、真密度>粒子密度>松密度

B、粒子密度>真密度>松密度

C、松密度>真密度>粒子密度

D、粒子密度>松密度>真密度

E、真密度>松密度>粒子密度

参考答案:A

4.下面不是包合作用特点的是()(章节:药剂学,难度:1)

A、溶解度增大,稳定性增加

B、液体药物固体化

C、掩盖不良气味

D、被动靶向

E、调节释药速率

参考答案:D

5.下面关于包合作用说法正确的是()(章节:药剂学,难度:2)

A、包合过程是一个化学过程,反应快慢取决于材料与药物之间的活化能

B、包合作用将主分子包在客分子的空穴中形成分子囊

C、环糊精主分子和药物客分子的立体结构和两者的极性决定包合物的制备技术的制备技术能否形成及其是否稳定

D、只有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大于l0g/L,才能进行包合

E、以上说法均错

参考答案:C

6.下列哪一项不是滴丸的优点(#160;#160;#160;)。(章节:药剂学,难度:2)

A、为高效、速效剂型

B、可增加药物稳定性

C、每丸的含药量较大

D、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160;#160;#160;

参考答案:C

7.气雾剂质量要求中,吸入气雾剂的药粉粒径应控制在(章节:药剂学,难度:2)

A、5μm以下

B、10μm以下

C、6μm以下

D、8μm以下

E、9μm以下

参考答案:A

8.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章节:药剂学,难度:2)

A、增加贴剂的柔韧性

B、使皮肤保持润湿

C、促进药物经皮吸收

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E、使药物分散均匀

参考答案:C

9.关于高分子溶液的制备叙述错误的是()(章节:药剂学,难度:1)

A、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有限溶胀过程

B、无限溶胀常辅助搅拌或加热来完成

C、胃蛋白酶需撒于水面后,立即搅拌利于溶解

D、淀粉的无限溶胀过程必须加热到60℃-70℃才能完成

E、甲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需在冷水中完成

参考答案:C

10.下列关于药物配伍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章节:药剂学,难度:2)

A、固体制剂处方配伍研究,通常将少量药物和辅料混合,放入小瓶中,密闭(可阻止水气进入)置于室温以及较高温度(如55℃),观察其物理性质的变化

B、固体制剂处方配伍研究,一般均应建立pH-反应速度图,选择其最为稳定的pH

C、对注射剂的配伍,一般是将药物置于含有重金属(同时含有或不含络合剂)或抗氧剂(在含氧或氮的环境中)等附加剂的条件下研究

D、对口服liquidpreparations,通常研究药物与乙醇、甘油、糖浆、防腐剂、表面活性剂和缓冲液等的配伍

E、对药物溶液和混悬液,应研究其在酸性、碱性、高氧环境以及加入络合剂和稳定剂时,

参考答案:B

11.已知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8,若配制0.5%盐酸普鲁卡因等渗溶液200m1需加入NaCl()(章节:药剂学,难度:2)

A、0.72g

B、0.18g

C、0.81g

D、1.62g

E、2.33g

参考答案:D

12.一般情况下,普通配剂每100m1相当于原药物()(章节:药剂学,难度:1)

A、lg

B、5g

C、10g

D、15g

E、20g

参考答案:E

13.下列关于注射用水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章节:药剂学,难度:2)

A、为纯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B、为pH5.0-7.0,且不含热原的重蒸馏水

C、采用蒸馏法制备

D、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E、本品应采用密闭系统收集,于制备后12h内使用

参考答案:A

14.宜选用水做润湿剂的情况是()(章节:药剂学,难度:2)

A、物料中的成分不耐热

B、物料中的成分易溶于水

C、物料中的成分不易水解

D、物料中以较大量糖粉及糊精为赋形剂

E、颗粒若干燥后过硬时

参考答案:C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