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18项核心制度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首诊负责制度中,首诊医师对诊断尚不明确的患者应()
A.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B.直接转科
C.让患者自行去上级医院
D.拒绝诊治
答案:A。首诊医师对诊断尚不明确的患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以明确诊断,而不能直接转科、让患者自行去上级医院或拒绝诊治。
2.三级查房制度中,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查房至少()
A.每天1次
B.每周1次
C.每周2次
D.每月1次
答案:C。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查房至少每周2次。
3.疑难病例讨论的目的不包括()
A.明确诊断
B.制定治疗方案
C.改善医患关系
D.提高医疗质量
答案:C。疑难病例讨论主要是为了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以及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并非其直接目的。
4.会诊医师必须具备的最低职称条件是()
A.住院医师
B.主治医师
C.副主任医师
D.主任医师
答案:B。会诊医师必须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
5.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在会诊申请发出后()内到达会诊地点。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答案:B。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在会诊申请发出后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
6.死亡病例讨论应在患者死亡()内完成。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一周
答案:D。死亡病例讨论应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
7.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中,手术级别分为()级。
A.2
B.3
C.4
D.5
答案:C。手术级别分为四级。
8.术前讨论应在手术前()完成。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答案:B。术前讨论应在手术前24小时完成。
9.查对制度中,至少使用()种方式确认患者身份。
A.1
B.2
C.3
D.4
答案:B。至少使用2种方式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年龄、床号等。
10.医嘱必须由在本医疗机构拥有()开具方可执行。
A.医师资格证
B.医师执业证
C.处方权的医师
D.主治医师
答案:C。医嘱必须由在本医疗机构拥有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方可执行。
11.输血时,由()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A.1名
B.2名
C.3名
D.4名
答案:B。输血时,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12.临床用血申请,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A.小于800
B.800-1600
C.大于1600
D.任意量
答案:B。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1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门(急)诊病历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具体到()
A.分钟
B.小时
C.天
D.月
答案:A。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14.医疗机构的病历管理规定,住院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住院出院之日起不少于()年。
A.10
B.15
C.20
D.30
答案:D。住院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住院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
15.危急值报告制度中,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在()内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30分钟
答案:D。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在30分钟内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16.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其中首诊负责制度属于()
A.基本医疗管理制度
B.诊疗技术管理制度
C.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D.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
答案:A。首诊负责制度属于基本医疗管理制度。
17.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中,新技术和新项目是指在本医疗机构首次开展的()
A.诊断技术
B.治疗技术
C.诊断或治疗技术
D.护理技术
答案:C。新技术和新项目是指在本医疗机构首次开展的诊断或治疗技术。
18.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中,抗菌药物分为()级。
A.2
B.3
C.4
D.5
答案:B。抗菌药物分为三级,即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1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中,鼓励()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A.自愿
B.强制
C.选择性
D.部分人员
答案:A。鼓励自愿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0.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中,医疗机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