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查房目标:1、了解股骨颈骨折定义、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2、了解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适应症。3、掌握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并发症。4、掌握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第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股骨颈骨折的定义:股骨颈骨折是指以髋部疼痛,腹股沟中线附近有压痛和纵轴叩击痛为主要表现的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第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造成老年人发生骨折有2个基本因素:一、内因骨强度下降,多由于骨质疏松;双量子密度仪证实股骨颈部张力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最后压力骨小梁数目也减少,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二、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应力较大(体重2~6倍),局部应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就能导致骨折。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所致。另外股骨头的血运情况也是造成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之一。第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1.髋部疼痛伤后即有髋部疼痛,活动伤肢或叩击患肢足跟及大粗隆部时,均能引起髋部疼痛加剧,腹股沟中点的下方有明显的压痛。2.畸形伤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同时由于骨折远端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伤肢变短。第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功能障碍内收型不稳定性骨折的病人,因移位而功能完全丧失,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但外展型无移位骨折,尤其嵌插性骨折的病人,仍能行走,应予注意,以免误诊。4.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第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股骨颈囊内与囊外骨折的鉴别囊内骨折其髋部无肿胀,只有腹股沟内侧有肿胀。下肢外旋畸形因受关节囊阻拦,不超过70度。囊外骨折其髋部明显肿胀,局部有出血性瘀斑,因远折断端不受关节囊阻挡,下肢外旋畸形可达90度.第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型方法很多,如按骨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头下型骨折、经颈型骨折及基底型骨折。前两型骨折均发生在囊内,故称为囊内骨折;基底型骨折发生在关节囊外,故又称为囊外骨折。第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方法:1.牵引复位:适用于经济能力差、身体状况不好、年龄特别大、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由于牵引时间长,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给护理带来很大的困难,死亡率高。此法一般不提倡。第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牵引复位多针内固定:适用于65岁以下的股骨颈骨折,虽然有20%—40%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但仍有机会再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此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是治疗低龄股骨颈骨折最好的方法之一。对不愿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也可选择此方法,对骨折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有一定的帮助。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如有多种并发症,生活活动能力较差,预期生存期在5年—7年以内,选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因手术简单、安全,又能满足生存期生活质量的要求。第10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年龄在65岁—75岁之间,健康状况良好,预计生存期10年以上的患者。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广泛用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效果好,能够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易被患者接受。第1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适应症:适用于青壮年、或者因身体情况不适合髋关节置换或者不愿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对于大多数无手术禁忌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能够达到骨折处的早期固定,并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但远期仍有骨折不愈合、继发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第1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史介绍:陶志梅,女,60岁主诉:跌伤致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两周。现病史:患者于1周前不慎摔倒,其左髋部受伤,伤后即感右髋部疼痛剧烈,不能活动,经卧床休息无好转,今日感疼痛加剧,到我院就诊,摄X光片及CT检查提示“左股骨颈骨折”于2017年12月31日收住我科。既往史:既往有抑郁症,糖尿病病史,否认有慢性传染病史,否认有手术、输血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