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362個穴位详解
1.經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外侧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侧後缘,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于大椎(督脉)向下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食管過膈达胃,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交于足太阳膀胱經。取穴措施:
少泽穴位于人体的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少泽穴(小吉穴,少吉穴)解析:
1)少泽。少,阴也,浊也。泽,沼泽也。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為天部的湿热水气。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连通小肠經体内經脉,穴内物质為小肠經体内經脉外输的經水,經水出体表後气化為天部的水湿之气,如热带沼泽气化之气一般,故名。
2)小吉、少吉。孝少,阴也、浊也。吉,吉祥也。小吉、少吉名意指本穴中的气化之气為無火的炎上特性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虽為小肠經体内經脉的外输湿热水气,但因其從体内出体表後水液气化散去了较多热量,成為天部的水湿之气後其温度并不算高,無火的炎上特性,因而對于天部中的金性之气来說是吉祥之事,故名小吉、少吉。
3)小肠經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属井,是因本穴有地部孔隙直通地之地部,故為小肠經井穴。
4)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运行变化体現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為小肠經体内經脉外输体表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為散热冷疑缩合,体現出肺金的秋凉特性,故其属金。
附注:手太阳經所出為“井”。
少泽穴意义:小肠經体内經脉的高热水气由此外输体表。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為温热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水湿之气不停地散热液化,所散之热上传天部,液化之液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生发金气。
主治疾病:
頭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配膻中穴、乳根穴治乳汁少、乳痈。
〖治法〗寒则點刺出血或通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動、静脉,指背動脉形成的動、静脉网;布有尺神經手背支。前谷穴Qiángǔ取穴措施:
前谷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當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前的掌指横纹頭赤白肉际。
前谷穴解析:
1)前谷。前,与後相對,指本穴气血作用于人体的前面也。谷,两山的中空部位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經經气在此散热冷降。本穴物质少泽穴传来的天部湿热水气,至本穴後其变化為散热化雨冷降,所作用的人体部位為胸腹前部,故名。
2)小肠經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气血物质的变化為水湿之气從天部散热冷降归于地部,冷降之雨如极细小的水流,故為小肠經荥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体現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為水湿之气從天部冷降地部,体現出水的润下特性,故其属水。
附注:手太阳經所溜為“荥”。
前谷穴意义:小肠經气血物质在此冷降。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天部冷降後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主治疾病:
目痛,頭痛耳鸣,咽喉肿痛,乳少,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配耳门穴、翳風穴治耳鸣。
〖治法〗寒则點刺出血或补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有指背動、静脉;布有尺神經手背支。取穴措施:
後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當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後的遠侧掌横纹頭赤白肉际。
後溪穴解析:
1)後溪。後,与前相對,指穴内气血运行的人体部位為後背督脉之部。溪,穴内气血流行的道路。该穴名意指穴内气血外行于腰背的督脉之部。本穴物质為前谷穴传来的天部湿热之气,至本穴後其外散的清阳之气上行督脉,运行的部位為督脉所属之部,故名。
2)督脉手太阳之會。因本穴有清阳之气上行督脉,故為督脉手太阳之會。
3)小肠經俞。俞,输也。本穴气血由前谷穴传来,在本穴的运行变化為深入的散热缩合,热散後的部分清阳之气上走督脉,缩合後的水湿之气则循經上行腕骨穴,本穴無气血物质的收藏转变,單纯為小肠經气血物质的传播之处,故為小肠經俞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体現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物质除别走督脉的气血為上行外,循小肠經传播的气血则為横向下行腕骨穴,体現出風木的横行特性,故本穴属木。
附注:手太阳經所注為“输”;八脉交會穴之一,通督脉。
後溪穴意义:小肠經气血由此上行督脉。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為天部的纯阳之气和水湿風气。
运行规律:纯阳之气循天之上部外走督脉,水湿風气横走腕骨穴。
功能作用:强化督脉阳气。
主治疾病:
頭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狂痫,疟疾,手指及肘臂挛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列缺穴、悬钟穴治项强痛;配人中治急性腰扭伤。
〖治法〗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生理解剖〗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頭後方,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缘;有指背動、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經手背支。取穴措施:
腕骨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