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中醫保健方案
高血压病中醫药保健干预方案
一、防止和行為干预
(一)合理膳食
1、限制過多钠盐摄入,首先減少烹调用盐,每人每天食盐量6克為宜。
2、減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食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
3、限制饮酒,乙醇(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有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饮酒。
(二)控制体重
体重的增長与高血压亲密有关,高血压患者体重減少對改善胰岛素抵御、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可通過減少每曰热量及盐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動等措施到达控制体重的目的。
(三)坚持运動锻炼
运動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也許与扩张血管有关),并且對減轻体重、增强体力、減少胰岛素抵御有利。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一样方式。运動频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
(四)气功及其他生物行為措施
气功是我国老式的保健措施,通過意念的诱导和气息的调整,发挥自我调整作用。長期的气功锻炼可使血压控制很好、減少降压药用量,并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減少。
(五)其他
1、保持健康的心理、減少精神压力和抑郁、心胸開阔、精神乐观、劳逸結合、不吸烟,這些都對本病防止有著积极意义。
2、開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進行定期健康检查,對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而本人血压曾有過增高记录者,定期随访观测,则有助于對本病的初期发現和及早治疗。
3、倡导每個醫師在诊病時都将测量血压列為常规检查,這有助于发現無症状的初期高血压病人,為他們提供初期治疗的机會。
二、現代醫學治疗原则
(一)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
1、轻型高血压無靶器官损害者可先行非药物治疗3~6個月,無效则加用药物治疗。
2、中、重度高血压有靶器官损害者或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者,均应采用药物治疗。
3、除某些高血压急诊之外,否则应使血压逐渐下降,防止血压下降過猛、過速所致的心脑缺血症状的发生。
4、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大多数需要终身服药。应以血压作為选用或调整服用药物品种和剂量的原则。维持血压在理想水平,是減少并发症的关键。
5、与卧位血压差异明显则提醒有直立性低血压,药物应減量或更换药物。
6、非药物治疗是治疗轻型高血压的首选措施,也是所有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措施。
(二)药物治疗
1、利尿剂:吲达帕胺無引起血糖、血脂及尿酸增高和低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以降压為主,扩张血管,減少外周血管阻力;大剂量有利尿作用。使用方法2.5毫克早上服一次,最大剂量不超過5毫克/天,与其他降压药合用可增强疗效。
2、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目前不單独作降压药应用,而与利尿药或其他降压药合用能增强降压作用,并可減慢心率及缓和心绞痛发作。使用方法50~100毫克顿服或分两次口服。
3、钙拮抗剂:是最安全有效、使用以便的抗高血压药。较常用的有:硝苯地平10~20毫克每天3~4次;氨氯地平5~10毫克每天晨服一次;非洛地平5毫克每天1~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30~60毫克每天1次。目前趋向应用長期有效制剂,服用以便,降压平稳。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克制剂:對各型高血压患者均有效,临床常用的有:卡托普利12.5毫克每天2~3次,逐渐增長,最大不超過45毫克/天。長期有效制剂有:贝那普利5~10毫克每天1次,最大不超過40毫克/天。福平普利10毫克每天1次。
5、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新一类的抗高血压药物。常用的有科素亚,其起始量和维持量為50毫克每天1次,最大剂量為100毫克,老人剂量減半,血容量局限性可发生症状性低血压。
6、受体阻滞剂:阻断血管平滑肌α受体,舒张小動脉及静脉血管,減少外周阻力,減少静脉回流,減少心脏前後负荷。可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本药對尿酸、血钾及糖代謝無影响,對支气管哮喘有轻度缓和作用,對前列腺肥大有治疗作用。常用制剂有:特拉唑嗪1毫克睡前1次,逐渐加量至5毫克/天,初次使用易发生低血压。
(三)用药的选择
1、合并有心力衰竭者宜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克制剂、利尿剂。
2、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者,宜选用利尿剂、長期有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3、合并糖尿病、蛋白尿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非肾血管性),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克制剂。
4、心肌梗死後的患者,可选择無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尤其伴收缩功能不全者)。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也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
5、對伴有脂质代謝异常的患者可选用α1受体阻滞剂,不适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
6、伴妊娠者不适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克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可选用甲基多巴。
7、對合并支气管哮喘、抑郁症、糖尿病患者不适宜用β受体阻滞剂,痛風患者不适宜用利尿剂,合并心脏起搏传导障碍者不适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三、中醫辨证内治
(一)肝阳上亢
頭痛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