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激素治疗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1~30题)
1.围绝经期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A.下丘脑功能退化
B.垂体功能退化
C.卵巢功能衰退
D.神经递质减少
E.自身抗体含量明显降低
答案:C
解析: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最早出现的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
2.绝经后妇女出现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
A.血钙降低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血钙升高
D.骨质停止生成
E.雌激素缺乏
答案:E
解析:雌激素可促进降钙素分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质吸收速度大于骨质生成,导致骨质疏松。
3.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月经紊乱
B.潮热、出汗
C.激动易怒,焦虑不安
D.阴道黏膜变薄,分泌物增多
E.骨质疏松
答案:D
解析:围绝经期综合征阴道黏膜变薄,分泌物减少,而不是增多。
4.激素补充治疗的禁忌证不包括
A.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
B.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C.子宫肌瘤
D.已知或可疑患有乳腺癌
E.已知或可疑患有性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
答案:C
解析:子宫肌瘤不是激素补充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小的子宫肌瘤在密切监测下可谨慎使用激素补充治疗。而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已知或可疑患有乳腺癌、已知或可疑患有性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均为禁忌证。
5.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雌激素类
A.戊酸雌二醇
B.结合雌激素
C.尼尔雌醇
D.甲羟孕酮
E.炔雌醇
答案:D
解析:甲羟孕酮是孕激素类药物,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尼尔雌醇、炔雌醇均为雌激素类药物。
6.激素补充治疗的窗口期是指
A.绝经后1~3年
B.绝经后3~5年
C.绝经后5~10年
D.距绝经10年之内或60岁以前
E.绝经后任何时间
答案:D
解析:激素补充治疗的窗口期是指距绝经10年之内或60岁以前,在此期间开始激素补充治疗,获益最大,风险最小。
7.应用激素补充治疗时,应定期进行随访,一般首次随访时间是开始治疗后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E.12个月
答案:B
解析:应用激素补充治疗时,一般首次随访时间是开始治疗后3个月,以后根据患者情况每3~6个月随访一次。
8.激素补充治疗中,加用孕激素的目的是
A.改善潮热症状
B.预防心血管疾病
C.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
D.减少骨质丢失
E.改善睡眠
答案:C
解析: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增生,长期使用有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加用孕激素可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保护子宫内膜。
9.以下关于围绝经期激素治疗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缓解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
B.可以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
C.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D.可以完全预防骨质疏松症
E.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个体化应用
答案:D
解析:激素补充治疗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但不能完全预防。它能缓解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在窗口期使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个体化应用。
10.绝经过渡期激素治疗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月经紊乱症状
B.预防骨质疏松
C.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D.改善睡眠质量
E.提高生活质量
答案:A
解析: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月经紊乱是主要表现,激素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月经紊乱症状。
11.下列哪项不是激素补充治疗的益处
A.缓解潮热、盗汗
B.减少阴道干涩
C.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D.预防骨质疏松
E.改善睡眠
答案:C
解析:激素补充治疗在窗口期使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不是增加。它能缓解潮热、盗汗,减少阴道干涩,预防骨质疏松,改善睡眠。
12.激素补充治疗的给药途径不包括
A.口服
B.经皮
C.阴道局部用药
D.肌肉注射
E.皮下注射
答案:D
解析:激素补充治疗的给药途径有口服、经皮(如皮肤贴片、凝胶等)、阴道局部用药、皮下注射等,一般不采用肌肉注射。
13.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
A.萎缩性阴道炎
B.反复泌尿系统感染
C.阴道干涩
D.子宫内膜癌
E.性生活困难
答案:D
解析:子宫内膜癌是雌激素使用的禁忌证,不适合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萎缩性阴道炎、反复泌尿系统感染、阴道干涩、性生活困难等情况可使用阴道局部雌激素治疗。
14.围绝经期妇女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前,应进行的检查不包括
A.妇科检查
B.乳腺超声
C.肝肾功能检查
D.血常规
E.骨密度检查不是必须检查项目
答案:E
解析:围绝经期妇女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前,应进行妇科检查、乳腺超声、